主题

好友

7996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8 09:56:00 |显示全部楼层
 

                                 阎良关山镇 “二衙” 的历史

                                                                        阎良区政协文史委  李飞

      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是久负盛名的渭北历史文化名镇。明万历五年(1577)设关山镇,西安府抚民厅驻此,雍正八年(1730)至民国20年(1931),临潼县县丞、县佐均驻关山。三百多年间,关山镇一直是临潼县渭北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同时也是关中刀客的发源地。1987年8月1日,由临潼县划归阎良区管辖至今,现今是文明全国的甜瓜和相枣之乡,关中百强镇之一。随着岁月的远去,人们对关山作为“二衙”的历史愈加模糊,拙文为您简要解读这一段历史。

                                    关山其名的由来

       《关山镇志》中说:“关山镇位于荆山之上,又处于四县之交,旧称边缘之处为关,故名关山。”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关山之名源于何时呢?此前,人们普遍认为是万历五年(1577),即关山筑城的年代。但明代临潼进士赵统的《临潼令张公去思碑》一文为我们提供了关山之名的最早记载。赵统的这篇碑记是为隆庆末年(1572年—1573年)临潼县令张一鲲而作的。碑记中记述张县令在关山缉盗时说:“维时渭之北土,有地名上砦(同寨)者,诸近村墟号小关山。”从此可以看出,关山之名源于明隆庆末年无疑。只是当时的关山是就关山一带而言,并非确指那一个村堡,直到万历五年,设关山镇,关山之名才正式确定下来。

                                        明代关山的西安抚民厅

       阎良区境内在唐贞观八年(634)撤粟邑县并入栎阳相后,一直无县级建置。直到万历年间,才有了西安府的派出机构——抚民厅。《清一统志·西安府三》载:“关山镇,旧名上寨,地界临潼、渭南、蒲城、富平四县之交。明万历初改为镇,筑城,移西安府同知驻此。后裁。本朝设县丞驻此。”关山镇城周长九里三,城区面积是临潼县城的三倍多,俨然是一座大县城。抚民厅是干什么的?从同知的解释中就知道了。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同知办事衙署称“厅”。为什么要在此设抚民厅呢?这是由于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治安状况决定的。抚民厅的位置即今关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据雍正八年陕西巡抚武格的奏疏可知,当时抚民厅占地九亩七分,抚民厅裁撤后,成为一处荒园。

                                       清代临潼县丞驻关山

      县丞是中国古代仅次于县令的职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主要负责文书、仓库等的管理。一般的县丞驻在县城,但有的县根据县域特点,县丞住在偏远的镇店,以便治理。如富平县丞驻美原镇,渭南县丞驻下邽镇等。临潼县丞驻关山镇(今阎良区关山镇),原因也是一样。万历五年(1577),筑关山镇城,移西安府同知驻此,设抚民厅。抚民厅裁后,关山地区的治安再度陷入混乱。为维持地方的治安安宁,清庭才将临潼县丞移驻关山镇,负责临潼县渭北诸镇的民政、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雅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9-8 20:51:00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血色浪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9-8 21:30:00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7996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9 08:52:00 |显示全部楼层

哇!好酷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322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9 12:35:00 |显示全部楼层
飘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