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春瑞先生谈阎良地名来历
葛 慧
小时候,奶奶说咧,人活在的这个世界叫阳间,人死了后就到了阴间。我在阳间生活了八十多年,每遇到坎儿过不去时就想去阴间躲一躲,可是一直没有找到阴间的大门。好在近来的三十年里,夕阳光辉灿烂,社会变得如此美好,看来我还得再在阳间呆着,好像那阴间越来越远了。
不知怎么着,这些年身边除过阳间外又出现了一个网络空间,现代科技给人们增添了一个新的世界。可惜,我是一条草根上的须毛,既没有上网的一套设备,也没有使用网的技术,闭塞在网络世界之外。近来,才有朋友告诉我,先生在两年前就在搜狗和百度上晒出《一驳葛慧闾阎良善说》《再驳葛慧闾阎良善说》……等文章,先生的围脖如此精彩美丽,而我却是这样愚钝,全然不知,对先生的教训竟然没有及时洗耳恭听。最近才有位朋友从网体上“下崽”了先生的大作拿来给我看。先生高论不看则已,一看好好雷人哟。特别是说:阎良地名源于闾阎良善的“闾阎良善”是葛慧杜撰出来的。先生在《说古道今》2007年第三期《阎良地名源由尚无定论》一文中说:“闾阎良善说盛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既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盛行了,盛行了二十多年后,葛慧首次写文章说阎良的事时是在2002年《说古道今》第二期上,写的是《古往往今来话阎良》才提到闾阎良善。葛慧能有如此神通在本世纪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把“闾阎良善”盛行起来,能有如此倒转时间的本领?先生太抬举我了,受此殊荣实不敢当,在这里应该好好对先生闹太套了。哭笑不得之余,冏之又冏。
且不说阎良古碑额上曾有“闾阎良善”题词,在搜狗(阎良档案论坛)上有:阎良村的一位八旬老者曾汉辰回忆见过这块石碑,上写有闾阎良善四字。且说:清光绪年间临潼县令焦云龙曾给阎良镇送过“闾阎良善”牌匾,老人们记得民国初这块匾还挂在镇公所门上。先生在搜狗上晒出《再驳葛慧》文里说:“至于清朝县令焦云龙给阎良镇送闾阎良善匾,就是有也是焦云龙望文生义出来的。”按照先生的说法,既然一百年前的临潼县老爷焦云龙已经把“闾阎良善”给“望文生义”出来了,怎又说“闾阎良善”是葛慧在一百年后杜撰出来的呢?我奶奶有句经典酷语:“人死了后就到了阴间。”现代科学还无法证明阴间的存在,如果身在阴间的焦云龙县令当年给阎良送闾阎良善匾时确实不是望文生义的,先生岂不冤枉了人家。那属于诽谤罪,焦云龙肯定会上告到闫王爷那儿,把先生勾到阴间去理论,先生少不了要在城隍庙挨顿板子。换一句话,说像先生所说,“闾阎良善”是焦云龙望文生义出来的话,那么《闾阎良善》的发明专利权属于焦云龙,葛慧有涉嫌侵犯焦县令专利的罪名,那么焦云龙是要找葛慧的麻烦,我还真得要堤防着点儿,黑夜睡觉时手不要压在胸口上,免得在噩梦里还得给焦云龙解释:“是人家说我杜撰的其实不是杜撰的我也没有说过是我杜撰的。”这句话说起来确实有点绕口,却必须这么说。
先生在现实世界还是在网络世界,都写了不少大作说葛慧关于闾阎良善的说法太是不对了,但是先生对阎良为什么叫阎良,连一个毛毛雨滴都没有说出一个字来,先生给力地晒了那么多的文章,却等于大白粉上墙,“白涮!”岂不哀哉。所以说,你我的争论,只是一桌杯具。俱往矣,神马都是浮云,还是劝告先生多做一点实事好,研究研究,好对阎良历史有一个自己说法,在下拭目以待。
至于我呢,原来我写的关于阎良的文章也是人家别的书上说过的 ,有山寨版之嫌,何必费此口舌!还是三缺一的牌友说得好:“葛慧,快来就坐。人家阎良区政府早在三十年前的1981年地名普查上报中就对阎良得名做出闾阎良善的结论了,你俩唠叨了一阵子多么无聊,多么乏味,不如快快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