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曾经在2010年预测,2011年房地产开发商开始洗牌。现在,洗牌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响。
很多房地产商负债率处于高位,患上融资饥渴症。
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开发商银行贷款和居民个人按揭贷款增速均出现明显回落。央行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新增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比上年末降低10%,其中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上年骤降八成。目前,包括大型开发商在内的房地产企业负债上升,万科、保利的负债率都达到70%,一些公司在100%以上。
资金饥渴症状无法缓解。
开发融资来源被一一封堵。从去年开始,各银行房地产信贷拆包分解调查,今年未见松动迹象。信托水源太小,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开发商资金压力。2011年2月21日,有报道称“银监会放松地产信托贷款”。但二天后即2月23日,银监会出面辟谣:“银监会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监管政策和要求未发生改变”。根据用益信托网的统计,2011年1月份发行的集合信托计划中,房地产信托的规模占全部信托的37%。按Wind资讯统计,中融信托在不到两月的时间内就发行了18只信托产品,其中投向房地产的就占1/3。对于开发商而言,信托融资成本节节上升,抵押杠杆低,而利率等成本上升,并且一般无品牌的开发商还得不到高价融资机会。海外融资只是部分在境外上市的大型开发商的特权,并且融资额不大。
原有预售回款由于成交量下行而大幅下降,银行每年的房地产信贷加上按揭贷款差不多有10万亿左右。以2009年为例,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5712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1293亿元,企业自筹资金17906亿元,增长16.9%;其他资金27459亿元,增长71.9%。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5914亿元,增长63.1%;个人按揭贷款8403亿元,增长116.2%,也就是说,银行贷款、定金与预收款、按揭款等是钢铁长城,是开发商的主要资金来源,如今成交量下降,贷款与预收款下降,资金会更趋紧缩。而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预售款已受到监管,中小开发商度日如年。据莫尼塔证券判断,今年全年地产开发商现金流可能为负,在中性假设下这一缺口可能略高于200亿元。这是一个乐观的估计。
限购令出台后,2月全国商品房成交量预计下挫50%以上,预计2011全年交易量下滑20%或以上,销售价格下跌5%至15%。按照库存与资金链的估计,今年下半年将展开房地产市场的并购大潮,一些没有资金实力的中小开发商被成为被吞并的对象。
为了应对困局,开发商开始转型。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