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在山西介休,清明节从这个山上来的。
清明节前一天叫寒食节,这一天不吃熟食。
冬至后105天为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食节”。
“相传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的儿子重耳为避后母骊姬的迫害,带着一众臣属流亡国外。途中少不得备尝艰辛。话说这天行至卫国境内,重耳竟至饿到晕厥。随从介子推见状,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重耳吃了,以渡此厄。十九年后,君臣一行得以复国,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杀伐决断,赏功罚过,手段真个了得。唯大封功臣之际,不知怎么的独忘了割肉饲己的介子推。子推见状,不愿腼颜求赏,就回老家带着老母隐居到了绵山之中。晋文公经人们提醒,想起子推,得知已然离去,非常后悔,带人亲自到绵山去找,但见群山逶迤,林海苍莽,实在无迹可觅。有大臣向文公献计说:“介子推是个大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三面点火而留下一面,他害怕烧死老母,一定会从无火处负母而出。”此计本来大妙,无奈举火时奸臣孤偃、赵衰来了个四面举火。正值春季草枯风高,大火着了三天三夜,介子推与老母无路可出,遂被烧死于一棵大柳树下。 面对焚林余烟、焦黑尸身,晋文公不由得倒身下拜、顿足嚎啕。众臣见状,无论真心假意,都也跟着大放哀声,声音响彻四野(介公岭至今尚有“哀号坡”地名)。随后,文公止哀传令:一,在绵山为子推建庙,让其享受四时祭奠;二,绵山改称“介山”,绵山所在定阳县改为“介休县”;三,放火焚山的这天定为“寒食节”,全国军民人等,此节前后一个月内严禁举火煮食,只吃冷食。此即为“寒食节”由来。介休,介休,介子推于此休矣!
绵山离此不远,爱好旅游重情重义的驴友清明时节可以去祭奠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