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山:位于陕西省三原县西北26公里处,地跨泾阳、三原、淳化三县,拔地突起于渭北塬上,嵯峨故名截薛山,又名中五台,俗名花果山,亦称笔架山。
嵯峨山顾名思义山高、险峻,然而山势虽高却易攀登。主峰两侧奇峰俊秀、壁立千仭、乱石嶙峋、云雾浮绕,绮丽壮观。
嵯峨山上有一景叫“截薛灵云”乃泾阳八景之一。丹徒王际有诗云;仿佛芙蓉玉女峰,山深啼鸣应钟声,溪蓝水汽生云影,石滑苔痕带雨踪,半壁空中翔白鹤,千崖天际舞苍龙,孟畴遥对桑麻绿,太史上年慰九重。
登主峰早晨晴岚万里南可望泾阳、咸阳、渭河,北可望三原、富平、淳化,辽阔关中尽收眼底。中午云雾从山间升起,瞬间弥漫山野飘然升起,祥云朵朵从山峰中悠然而过,人居其中如腾云驾雾一般,有飘飘欲仙之感。傍晚夕阳晚照,气象万千。华山看日出,嵯峨山看日落,是陕西一最(最好的看日出日落之地)。是对嵯峨山中五台的真实写照和赞美。山中一台,有老君讲经台,老君殿(铁瓦寺),炼丹炉。二台有唐振锡寺,三台有静安寺。
从二台山峰起以五条主要山梁向东北方向延伸,形成以东北坡为主的扇形地貌;五峰为五条山梁的最高点,峰的南坡陡峭,势如刀劈斧砍。
说实话,在发帖之前,我对嵯峨山一无所知,即便亲临此山,我也未曾感受到它的沧桑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充实帖子内容,查阅资料时才了解到,嵯峨山不但古遗址遗迹繁多,而且还伴随着神奇的传说,青龙石窟的传说,舍身崖的传说,潦池洼的传说,天井岸的传说。特别是皇帝驭龙飞升更为动人,俗传皇帝采首山之铜铸宝鼎三个鼎成,帝随群臣百姓庆贺。忽然从嵯峨山青龙窟中飞下一条巨龙,下迎皇帝,皇帝上骑,群臣从上者七十余人,龙飞升而去,皇帝面带微笑频频挥手和大家告别。百姓为纪念皇帝的恩德,决定把皇帝亲用过的衣冠,龙杖,宝剑赤鸟葬于当时叫上郡阳周之桥山,修皇帝冢(黄陵)在嵯峨山下又建轩辕庙,又叫皇帝庙,现属泾阳云阳镇。各界人士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祭礼皇帝飞升。这些神奇的传说不仅歌颂了皇帝的神功圣德,体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纯朴善德,也为我们再现古迹留下了无际的空间。
更有关于西游记中西天取经的大唐悟空禅师(西游记孙悟空原型)之塔的遗址。
孙悟空是哪里人?众说纷云,有人说是甘肃人,有人说是河南人,还有人说是安徽、东北等,其实孙悟空真有其人,是陕西人。
悟空原名车奉朝唐京北云阳人(今陕西泾阳西南管道村)生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18年(公元731年)19岁入朝为官,21岁随张光韬一行40余人出使忌宾等西城各国,因病滞留居健陀罗国病愈拜三藏法师舍利越魔为师。后去迦温弥罗国学习佛法,不久入印度访师求道巡礼佛迹。年近六旬,征得越魔三藏同意带回佛舍利(佛牙)一枚及三十一部经书进奉于内,德宗皇帝敕命悟空住长安敬章寺并赐命法号悟空。永和7年(公元812)年,正月23日,圆寂于长安护法寺,终年82岁,公元869年.唐懿宗李崔拨银命僧人主持。在悟空的家乡附近的嵯峨山上为悟空禅师建造了振锡寺和悟空塔。振锡寺占地400平方米使建于公园860年,是为纪念唐悟空禅师所修,现存遗址和悟空塔残塔一座,悟空塔塔身共五层,残高13、3米,悟空塔下有一石鼓刻文记载着悟空生平事迹。据有关考证,一致认为西游记中美猴王的原型正是唐悟空车奉朝。唐贞元六十六年(公元800年)长安高僧园照奉旨编撰了《贞元释教录》悟空的泽佛经三十一卷全数收录。唐悟空的所译经书为中外文化交流政治经济商贸往来作出贡献,在中国佛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西游记》就是根据唐玄奘和车奉朝的事迹汇编而成的。振锡寺现在的主持释海洪和主事释印灵均认为悟空的生活原型是唐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