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刘邦迁都长安后,于公元前一九七年将古都栎阳城改制万年县,直属西汉王朝中央政府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管理,以奉葬于栎阳城以北十多华里的太上皇刘湍的陵寝。
刘湍(刘执嘉,?~公元前197年)又称太公。楚汉战争中曾被项羽俘为人质,经协议,划鸿沟(今河南荥阳)为界,中分天下,始得还。刘邦称帝后尊为太上皇。高祖十年(前197年)七月卒于栎阳宫,葬万年陵。太上皇陵平地起坟,封土呈覆斗型,底边长68米,高约17米,有昭陵皇后墓陪葬。陵前,树有清乾隆49年(1774)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太上皇陵”墓碑。太上皇后墓位于陵西北120米。陵东200米和皇后墓北150米墓西、西北各发现一处附属建筑遗址。陵东和皇后墓附近分布有从葬坑。另于陵西北950米处发现城址一座,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75米,尚存部分城垣。一说位守陵者的住所所在。陪葬墓位于陵东,大多分布于今西安阎良区康桥乡和关山乡一带的栎阳北原上。见诸记载的陪葬者,有魏媪(高祖薄姬之母)和其弟薄昭等人。










注意下图内容

加强保护
原来多次到此地观瞻从来没有留意上图的内容,拍完照片回来转到电脑上才发现,《汉太上皇陵》陵地这些年来已被严重蚕食,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太上皇陵》发布时间2003年9月24日,保护范围:A:包括帝、后陵封土,从葬坑、陵园建筑遗址,帝陵封土边缘以东250米、以南200米、以北500米,后陵封土边缘以西300米以内。B:A区四面外延20米。(平面图见下)


无论按照文物保护的规定要求,还是我们阎良旅游资源的开发,如何提升品位,都是该整治的时候了。在此,我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侵吞、占用的(或原来违规审批的)都要抱着“还地于陵”的原则,把帝陵边缘切边的封土修复,把陵前及周围绿化很好的规划一下,能否用松、柏等替换掉现在的不适宜观赏、于陵墓不协调的树木,目前正是植树的好时节。
把《汉太上皇陵》的管理、维护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
一个毫无痕迹的《黄帝铸鼎地》我们能投巨资开发,《汉太上皇陵》这样的资源就更应该开发、保护、利用起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28 22:25:4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