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侯希) 包菜成熟期过了20天,但阎良区武屯镇千亩农田里,长势良好的包菜(又称莲花白)仍然没有摘取。因种植面积过大,加之气候影响,阎良区5000亩包菜价格一降再降,8分钱一斤也鲜有顾主。
万斤包菜还没卖一棵
昨日,在阎良区武屯镇任官村一片菜地,63岁的菜农周建坤望着地里早已熟透的包菜,不住摇头叹气。他说,包菜4月初已成熟,可地里1万多斤包菜还没卖出一棵。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包菜的成本最少需要2000元,但按照目前每斤8分钱来算,一亩地包菜全卖了也只有500元。包菜最少要卖到4毛钱一斤才能保住本。”“再等两天,实在卖不出去就用拖拉机全部铲了。”周建坤说,到“五一”前后包菜将全部蹿花,也就吃不成了。因为还要种其他作物,村里的不少菜农都已打定了这个主意。
菜贩不收 一车菜倒了
昨天中午下起了小雨,任官村大路边的阎良区富阎瓜菜专业合作社门前,菜农驾驶农用车将一辆辆包菜拉来,而客商却寥寥无几。菜农王师傅刚拉来5000斤包菜,却因质量欠佳菜贩不收,无奈之下他掀起后车厢,将整车菜倒在了合作社门前垃圾堆边。
合作社主任周金寿说,今年武屯镇包菜种植面积约5000亩,亩产包菜6000斤,4月初上市的头两天还能卖到每斤4毛钱,随后价钱就一路下滑,近三天来更是低到8分至1毛钱。截至昨日,武屯镇只卖出了约四分之一的包菜。
跟风种植 面积翻一倍
“今年种包菜的太多了!”周金寿说,去年武屯镇每斤包菜批发价最少七八毛钱,好点的1块,菜农们都赚钱了,许多人便扩大种植规模,自家地不够的,花钱租别人的地,今年包菜种植面积增长了1倍多。跟风种植,供大于求,菜价自然难高。另外,气候因素也是造成包菜滞销的原因。阎良包菜主要销往山西、内蒙古等地,往年较四川、河北等地种的蔬菜成熟期晚些。今年受气候影响,阎良包菜成熟期提前,而四川等地蔬菜成熟期又推迟,几个地方包菜上市时间挤在一起,来阎良的客户较往年少了一半。
菜商廉超多年来一直从阎良往山西拉包菜。他说,阎良包菜包装粗糙,个别菜农还将烂菜混在好菜中出售,和外省相比品质欠佳,也是销售难的原因之一。

包菜卖不上价,菜农周建坤一筹莫展 本报记者 雷佳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