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中国领导人的外事活动频繁。如果在各大机场统计一下搭载了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客机与专机,估计平均不到十分钟就有一架腾空而起。表面上看,这无疑是中国外交的黄金时代。然而,这只不过是表面而已。我感觉到,在热闹的表面之下,中国的外交一直没有摆脱困境,而这种困境,迟早会演变成危机。
我就从中国领导人出访中观察到的三个现象说起。第一个现象我想大家也都留意到了:中国领导人出访时飞机里都装满了工商界人士。每一次大的出访,最重要的活动一定是签署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贸易合同,一位西方政界人士告诉我,出访的中国领导人给他的印象是一位商业代表团的领队。
当然,西方领导人来访中国的时候,也会入乡随俗,带来许多资本家。可是大家注意到没有,西方领导人之间互访,就很少带那么多商人随行了。做生意是生意人的事,没必要都由国家领导人来主持,西方领导人跑到一起去的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在政治、军事与人文方面交换意见,或者共同探讨国际上的某个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
第二个现象也很明显。中国领导人虽然带了那么多生意人同行,但他们并不“在商言商”。他们每次出访,都伸出了扩大交流与合作的橄榄枝——强调的不是工商业领域,而是政治、文化、人文甚至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这说明中国的领导人很清醒,他们看到了中国外交的困境:贪婪的西方人是不会拒绝口袋满满的商人的,更不会拒绝乘坐专机过来的官员与商人(或者“官商”),同中国做生意,何乐而不为?可大家想一下,这些年来,中国同世界,尤其是与西方大国之间,在政治、军事、人文这些层面的关系又如何?
恕我直言:进步不但不大,有些方面甚至退步了。西方国家之间不是没有贸易摩擦,但领导人到一起后很少谈贸易,更多的是谈“政治”,要知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最牢靠的不是“生意关系”,而是“政治关系”。中国目前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几乎都是维系在庞大的贸易之上。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做生意是双赢的,但如果没有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关系作为坚实的基础,这种靠商业维系的外交关系就会经常陷入困境,最终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危机。
举个例子。美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额与中美之间的相比,小得可怜,但这两个国家间却很少有政治、军事与文化层面的摩擦;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大得惊人,可两国之间在政治上貌合神离,在军事上甚至都把对方当成假想敌。政治与军事关系看上去没有真金白银的商业关系实在,可在维系两国整体关系上,却更加牢靠与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