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飞的建厂模式,是仿照前苏联模式,满足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现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发展水平。举个例子,西飞现在要修理一台数控机床,得确定机床等级或者种类,然后才是设备总厂哪个单位修理,同时,电气部分得另外一个单位再修,反正,一个单位干不了!更别提干活的不一定去学习,学习的不一定要干活这类“潜规则”ffice ffice" />
了。
建议1:将各单位按照大分工原则重整(例如:23厂、44厂、45厂、65厂的热表处理,26厂、33厂以及各厂的焊接班等是否可以整合),目标就是单元内实现工艺流程封闭;
建议2:各厂经管室、工艺室、调度室、钳工班、维护组、工具室最起码在总厂内实现整合,做到减人增效;
建议3:将各总厂检验进行笔试、实际操作考试,结合平时工作量,进行末位淘汰,动态管理(可以有转技术员定员).年龄不是借口(差2-3年就算了)!相反,年龄越大,经验越多,技术越好才对!当然,新招人员,先岗位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对于新上岗人员,如果2年就被淘汰的,追究培训中心以及推荐者的责任;
建议4:提高质量人员待遇。出力的没有待遇,怎么管;
建议5:出问题的可以因为整改积极被表扬,没有问题的更应该被表扬,否则,就是一种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