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主题

好友

1087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4-3-17 22:22:00 |显示全部楼层
干好民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中国和平崛起的每一步,都为我国航空事业大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中国民用飞机尤其是支线客机市场之广阔更是令全球航空巨头们为之垂涎三尺。站在发展的潮头,打望这个属于我们中国航空工业的春天,明媚中也有寒冷,机遇中更有挑战。近期频繁发生的我公司生产的新舟系列飞机故障就让我们不得不暂且驻足片刻去思考和审视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理念。

       循微知著,一个人有多大能耐,看看他的举止言谈,为人处事便可窥得一二;同样,一架飞机能飞多远,看看亲手打造他们的人便一清二楚。中航工业西飞历经几十年发展,没少谈理想和信念,没少说质量和生命。为什么责任意识天天讲,质量观念月月抓总是事倍功半。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是什么理念总在左右我们的制度和规范让一些本可以避免本不该发生的低级质量问题屡禁不止?说到底,成败皆源于细节。我们总在关注那些口号的,飘忽的,宏观的大体制,大问题,大观念,却不能感同身受设身处地的以每一位亲手将一架架飞机送上蓝天的一线员工们的视角去看问题。他们是如何想,如何做的,他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制度和体制若为骨干,那么每一位最基层最末梢的一线员工就是血肉和基体。一个感觉麻痹,反应迟钝的身体又何谈矫健和睿智。从这样一个角度讲,任何一种看起来很美的理念也好,思想也好,都必须拥有尽可能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可执行下去的客观条件。因此,不妨让我们逆向思维,欲解决飞机的问题和故障,首先关注和关怀一下那些缔造飞机每一寸基体的一线员工们,深入实际的去了解和体会他们的工作状态,工作心理和工作条件。他们过得都好么?他们都不好,从他们手里出来的飞机还能好么?从一线员工日常工作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而又长期存在的小麻烦小问题中去寻找大体制和大思维。而要做到这些,就不得不遵循另一个宗旨,那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真不容易。不只是工作中,即便是生活中,一个人总能实事求是的去面对问题和自己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和坚持下去的事。就拿近期新舟系列问题来说,网上网下的媒体关注,国人质疑,似乎一夜之间我们整个中航还能不能造好飞机都成了问题。但实事求是的讲,科学上百分之百的东西,现实中也难免不出问题。但如何去实事求是的看待和对待,那就不容易了。民众的质疑有不够实事求是的地方,我们自己就没有了么?也未必。与其妄自菲薄质疑民族航空同时存在的,一味以支持民族航空工业为大旗而对连续出现的问题一言以蔽之的人也大有人在。这些不实事求是的做法和作风在我们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又何尝不存在?一面是抢进度,抢任务,一面是抓质量,抓品控,这本来就是互相矛盾的一对。不从计划,产能,基础设施条件等等角度去解决问题,大搞人海战术,让员工疲于奔命,现场混乱本已是无处下手,却还要两手都要抓,梦想两手都要硬,结果是进度东风时儿压倒质量西风,质量西风时而压倒进度东风。总之是墙头的草,随风倒,谁来了就显谁性。都是一阵风的事,过去了一切照旧,该咋咋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总被架空,并非我们还没有足够多的制度条款,制度的背后是利益分配,出了问题,我们不能实事求是的去分析和看待,却总是简单的讲管理和制度等价于处罚,长此以往,那么处罚越多,制度的天平就更加倾向于失衡。最终被架空的,就只有制度本身了。

       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对于每一位航空人来讲都绝不是一句空话。那么若有大志向,必做长打算。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潮头,我们当以开百年老店的心态去认真冷静的盘算和打望我们前方的路。循微知著,实事求是,以自信自强只争朝夕的精神从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迸发出多一份光和热,共同铸就民族航空大发展的辉煌明天。

360285856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6791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3-17 22:35:01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30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4-3-17 23:10:28 |显示全部楼层
西飞公司质保部工资分配将把下属的各检验站与测量处、计量处等机关单位平均,是否因为基层检验站划归质保部就认定基层检验站也属于机关单位了?请问检验人员分布各个基层单位,天天交检零部件,天天奋战在生产一线,就因为管辖部门的不同工作性质就变了吗?归总厂就叫基层,归质保部就是机关了吗?每个生产车间的效益是不等的,随着生产车间生产任务的不断增加,为什么检验人员的工资不能体现多劳多得,不能随着车间的生产任务浮动收入,而要和坐办公室的大爷们搞平均,检验站长期归属总厂,去年刚回归质保部,感觉质保部根本不把检验站当成自己人看待,靠分配方式来压榨基层检验站职工,来弥补亲信单位,去年何总和驻场军代表在“军代表信得过检验”颁奖会上,还提到基层检验收入低,如今质保部这么一平均,基层检验更是雪上加霜,不但收入未增,反而大幅下降,西飞的工资改革红头文件要求按照职工前三年平均工资,小单位为什么还要违背红头文件精神另行分配,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讲究群众路线,我想问问质保部的群众路线在哪里,恳请赵远志部长、赵志诚书记予以关注!基层检验本来就够辛苦的了,不要让我们基层检验寒了心!也请公司有关领导予以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2795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4-3-17 23:29:04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可以专门发一个新帖,跟在这会面恐怕会被埋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6791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3-18 08:01:12 |显示全部楼层
一棵松发表于2014-03-17 23:10:28
西飞公司质保部工资分配将把下属的各检验站与测量处、计量处等机关单位平均,是否因为基层检验站划归质保部就认定基层检验站也属于机关单位了?请问检验人员分布各个基层单位,天天交检零部件,天天奋战在生产一线,就因为管辖部门的不同工作性质就变了吗?归总厂就叫基层,归质保部就是机关了吗?每个生产车间的效益是不等的,随着生产车间生产任务的不断增加,为什么检验人员的工资不能体现多劳多得,不能随着车间的生产任务浮动收入,而要和坐办公室的大爷们搞平均,检验站长期归属总厂,去年刚回归质保部,感觉质保部根本不把检验站当成自己人看待,靠分配方式来压榨基层检验站职工,来弥补亲信单位,去年何总和驻场军代表在“军代表信得过检验”颁奖会上,还提到基层检验收入低,如今质保部这么一平均,基层检验更是雪上加霜,不但收入未增,反而大幅下降,西飞的工资改革红头文件要求按照职工前三年平均工资,小单位为什么还要违背红头文件精神另行分配,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讲究群众路线,我想问问质保部的群众路线在哪里,恳请赵远志部长、赵志诚书记予以关注!基层检验本来就够辛苦的了,不要让我们基层检验寒了心!也请公司有关领导予以关注!
以前以为机关单位工资会高于基层,这么一看,机关单位工资远低于基层,两家一平均,把基层的工资拉低了很多。
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3-18 09:44:18 |显示全部楼层
干的累死没钱,闲地撑死。
安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3-18 10:36:28 |显示全部楼层
在“赛马”中“养马”和“相马”(转)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马的分类来类比人才的分类。善跑的骏马被称为“天马”,精于鉴别使用良马的人被称为“神驭”。《郁离子》中的“八骏”故事比起“伯乐相马”更为久远。
  周穆王姬满五十岁时即位,在位55年(约公元前976年~前921年),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又称穆天子。传说他曾周游天下。穆王东征西讨十分辛苦,待四海平定后,他决心要拜访远居昆仑山的西王母,必须有天马神驹和训练有素的驭手相助,才有可能超越艰难险阻。容成公告诉他,武王伐纣以后,天下太平,曾把一批战马赶到夸父山上放野,那都是些身经百战、日行千里的神马,如果能把那些马找到,巡游瑶池并不难。
  穆王命人张贴布告,招募驾驭手,半年以后才找到神驭造父。造父受命到夸父山上寻找天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这种神驹,从中挑回八匹骏马献给穆王。穆王命造父把马送到龙川精心驯养。因为龙川有一种草叫“龙刍”,马吃一天能跑千里。穆王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臣,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便整装出发,终于在瑶池见到了西王母。归来以后,又驾着八骏,借助楚国军力打败了徐偃王(西周徐国国君,当时江淮有36个诸侯国向徐国朝贡)。
  周穆王深切地感受到良马的重要,建了天闲厩、内厩和外厩三种马厩。八骏养在天闲厩里,每天供料一石;稍次一等的马喂养在内厩里,每天供料八斗;再次一等的马养在外厩里,每天供料六斗;那些比不上这三等的官马称作散马,每天供料五斗;更差一等的马是民马,不属于官府喂养的范围。穆王选派造父做司马(负责全国的马政),天下良马没有一匹被埋没在民间。造父按照马的等级来区别对待养马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待遇,也没有不乐意的。
  后来周穆王死了,造父死了,八骏也死了。马的优劣好坏没有人能够辨认了,只好按产地和毛色来区分。冀州(古代九州之一)北部一带出产的纯色马被看作上等马,养在天闲厩,用来驾周王的车;毛色驳杂的马被列作中等马,养在内厩,用来弥补天闲厩良马的不足,同时兼作战马;冀州以南,济水(古代四渎之一)、黄河以北地区出产的马,养在外厩,供诸侯、周王的公卿大夫及出使四方的使臣驾车使用;长江、淮河以南出产的马定作散马,供传递消息、运送东西和干各种杂活时用,重大任务不让它们承担。养马人的待遇同样分为四级。
  到了周夷王姬燮(在位16年,约公元前894年至前878年)末年,强盗蜂起。内厩的马按规定应当参战做军马,但是这些马养得肉满膘肥,十分骄懒,听到行军的钲鼓声就吓得后退,望见作战的旌旗就四处乱逃,只好搭配一些外厩的马参战。但内厩、外厩的养马人闹起了意见。内厩的人说:“我们的马与天闲厩的良马都来自冀州,主要给天子驾车,只在特殊情况下兼做战马,你们应该冲锋在前。”外厩的人说:“你们的马吃的草料多而干的活少,为什么打起仗来,反让我们冲锋在前?”双方争执不下,闹到了周夷王那里。但周夷王和左右大臣们都偏袒内厩的人。周夷王的军队和强盗对阵,外厩的马先上阵作战,强盗被打败了。强盗败走之后,内厩的人马才冲上前去,结果周夷王反而认为内厩的人马立了功。这样一来,外厩的人和马都感到心灰意冷。强盗得知这一情况,又乘机攻了进来。内厩的人和马照例首先逃跑,但外厩的人马看到这种情况不再去冲锋和援救,也跟着逃了起来。弄得周夷王所拥有的良马不是战死就是被强盗掠走。周夷王大为惊恐,于是下令征调天闲厩的马匹参战。
  天闲厩的马一向只习惯于在宫廷里驾车,不习惯沙场作战。天闲厩的人把这种情况告诉了夷王,夷王下令改让散马参战。养散马的人说:“作战的马需要有力气,吃得饱才能力大。如今平日吃得多的马尚且承担不了战事,我们喂养的马吃得少,力气小,且一直得不到休整,恐怕难以承担作战这样的大事。”夷王听了,心中有所醒悟,因而感到惭愧。他安慰了养马人一番,打发他们回去,下令今后各类马匹都和天闲厩的马一样,享受同等待遇。但是,由于饲料供养不足,同等待遇只是空有其名。天闲厩的马和其他马都逃到田野,看见庄稼就啃就吃,百姓无法耕种,年老体弱者相继饿死,年轻力壮者被逼为盗。马的情况与百姓的情况相同,死的死,逃的逃。周夷王失去了马,连出兵都困难了,整个天下呈现一派萧条景象。
  唐朝白居易曾借《八骏图》一诗来批评周穆王玩物丧志,以讽刺当时的帝王不思进取。曰“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甚至直言“千里马去汉道兴”,“八骏驹来周室坏”。就司马而言,穆王“井然有序”的治理离不开“八骏”和“造父”的支撑,“八骏”是独具慧眼的“造父”从身经百战、日行千里的神马中选出的“佼佼者”;到了夷王那里,虽然马和人的分类规则并没有改变,但占据“天马”和“神驭”位置的“马”和“人”都已经“名不副实”,所以对分类标准、监督机制的把握有了实质的不同。
  养人、选人、用人和养马、相马、用马的道理是基本相通的。如果不按照人才的实际才能和贡献来分类,过于强调出身、年龄等外在标准,就不可能得到和更广泛地选用更多特殊优秀人才。以年龄为例,国外不乏年逾70岁或非常年青的优秀政治家被选为总统、副总统或被任命为驻外使节。即便使用同样的人才分类培养、选拔、使用规则,但分类标准、监督机制的把握如果有实质不同,可能会导致“劣币驱良币”、人才歧视、流失或消极怠工。
  路遥知马力。在“千里马”和“伯乐”存量不足的情况下,与其以“拔苗助长”的方式“自上而下”选“千里马”,不如创造普惠、实用的养马、用马环境,建立开放透明、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在“赛马”过程中“养马”和“相马”,让身经百战的“千里马”和阅马无数的“伯乐”以“实至方名归”的方式“自下而上”成长壮大。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老骥伏枥”与“少壮担当”是“赛马”的结果而非“相马”的标准。“赛马”成为常态,“马”和“人”的待遇基于“实际才能和贡献”,必然会对“养马”和“相马”形成稳定的预期,将激励真正的“千里马”和“伯乐”源源不断地脱颖而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3-18 13:04:36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好,赞一个
其实说到底,正如楼主说的,一切的问题根源都在于不能够实事求是。
我的切身感受就是生产一线职工时常不得不面对那种“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粗暴管理方式”
场地问题,工艺问题,配套问题。。。再多问题也抵不过领导一句话,“这活哪天必须要”
于是有了这句话,啥都不是问题
活急了一股脑先上去,把底下人催的死去火来。干完了却一放半个月几个月的情况也是常事。你说到底急不急。
推责任,撇清自己就是根本想法。可以说科学生产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真真是生存有多窘迫,质量就有多窘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29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4-3-18 19:52:27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的文章写的非常非好,因为你是用心写的。对于你写的文章。我想了半天,只能用一个例子”一块好布料,交给好裁缝,做的是衣服。交给烂裁缝,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其实就是一种犯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3-18 20:19:27 |显示全部楼层
工人有话语权的那天!就是航空强国之日之始。没有尊严没有话语权一切都是浮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