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5-9 07:34:04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方有意

与俄加美合作,建设一条横跨白令海峡,长达上万公里的高铁,连接亚美两个大洲,若是建成,从中国就可以坐火车去美国了。5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铁路专家王梦恕透露,中俄加美高铁规划正在商讨中。

  王梦恕说,这条铁路将从中国的东北出发一路往北,经西伯利亚抵达白令海峡,以修建海底隧道的方式穿过太平洋,抵达阿拉斯加,再从阿拉斯加去往加拿大,最终抵达美国。“现在已经在谈,这也是俄罗斯好多年的想法。”王梦恕提到,修建铁路穿过白令海峡需要建设大约200公里的隧道,这一海底隧道技术在福建通往台湾的高铁隧道中也会应用,从技术上来说已经具备条件。这条铁路将采取中方出技术、出资金建设,与途经国家置换资源的方式推进。

  王梦恕说,这一线路初步估算约1.3万公里,如果建成,中国到美国将可以不再必须乘坐飞机,按照350公里/小时的设计速度,旅客乘坐高铁有望不到2天即可抵达美国,还可以观看沿途多国风光。

  我国2009年提出高铁“走出去”战略

  欧亚、中亚高铁境外部分正谈判 泛亚高铁下月动工

  2009年,我国正式提出高铁“走出去”战略。次年,当时的铁道部针对不同国家成立了十几个工作小组,这一战略正式开始运作。中方参与筹建的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泛亚高铁,正是这一战略的三个方向。王梦恕对我国筹划的欧亚高铁、中亚高铁、泛亚高铁的进展情况也做了介绍。

  泛亚高铁下月开工,从云南西部钻山建一条长约30公里的隧道通往缅甸,再从缅甸向东,伸出一条支线去往泰国,另一条主线则通往新加坡。

  王梦恕说,目前欧亚高铁和中亚高铁国内段或已开工,或正在推动,境外线路如何建设则处于谈判期。就经由北线去往西欧的欧亚高铁而言,由于需要经过俄罗斯,中方主张采用国际上通行的1435毫米标准轨道,但俄罗斯铁路网一直采用迥异于国际标准的1524毫米宽轨,接驳上尚未谈妥。

  中亚高铁也处于谈判期。王梦恕说,这条高铁线路经中亚、南欧去往德国。目前中国从德国进口先进设备,海运起码要一个月才能抵达。中亚高铁一旦建成,“中国到德国的货运可能只需要短短5天。”

  和别国如何合作建高铁?

  技术资金中方承担 将通过修建高铁置换资源

  跨国高铁的建设涉及国家较多,也牵涉沿途各国出资建设与建成后运营的问题。对此,王梦恕透露,这些跨国高铁的建设都有一个原则,由中方出资金、出技术、出设备建设,建成后途经国家参与运营。在此过程中,中方将与相关国家洽谈,用修建高铁来置换当地资源,如中亚和欧洲的油、气资源,缅甸的钾矿,由此建立一个长效合作机制,以保障我国资源的使用。

  王梦恕说,目前规划的这3条跨国高铁都是参照这一理念在谈判和运作,通过“技术置换资源”的方式,推动中国与周边诸国的连通,也保障中国稀缺资源的进口,利于油路、气路畅通。

  王梦恕介绍,修建这三条高铁线路,中方不仅要负责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建成后还将保证运营、培养人才。他说,目前从郑州定期有专列运载勘探设备和技术人员去中欧等地,对高铁可能经过的地区进行勘探,与相关国家的洽谈也在进行中。

  对于“用高铁技术置换资源”的合作方式,此前铁路部门有关人员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曾解释:“中国为别国建高铁,有钱拿钱,没钱拿别的东西交换,这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方式。”

  >>网友

  票价得近万了吧?

  国人有望坐高铁赴美的消息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有人提出质疑觉得不靠谱,有人觉得是好事,能促进全球一体化,还有人直接算了一笔账。

  ●“这现在也就是个概念吧?工程量得多大呀……”

  ●“广深高铁是全国票价最贵的,二等座价格为每人每公里0.71元,若按此计算,那么,中美高铁票价:13000×0.71=9230元,就算能打8折,那也太贵了吧?”

  ●“两天的时间看看沿途风景,在动车里结交结交新朋友,喝点小酒,打打牌,聊聊天。想想感觉也挺不错的。” 综合

  建跨国高铁面临三挑战

  修建跨国高铁并不容易。曾有媒体以欧亚高铁为例分析认为,中国修建这些国际高铁至少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1.巨额资金难以筹集

  修建欧亚高铁所需资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绝非中国一国政府可以承担。即便沿线国家愿意为欧亚高铁提供部分资金,仍无法满足需求。

  2.铁路运营将是难题

  欧亚高铁要穿越十几个国家,如何管理和运营这条跨国高速铁路系统将是一个巨大挑战。如果沿线国家无法就欧亚高铁运营达成一致,后续合作便无从谈起。

  3.技术上面临巨大挑战

  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高铁沿线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既有高山险谷也有河流湖泊,修建一条穿越如此多复杂地质环境的高速铁路在技术上面临巨大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