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博物馆,位于咸阳市东郊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里,之所以选择这里,是由于大城市寸土寸金的地价是无法让一位自掏腰包的农民企业家承受得起的,从筹建到目前,总投入已接近百万元。在这个崇尚及时行乐的社会里,是什么原因和力量让这位本可以安享清福,衣锦还乡的农民精英如此倾情的投入和着迷?这个人又是谁?带着种种的不解和好奇,我走近了这座被称为红色窑洞的博物馆,想要一睹究竟。。。 ====================== 
这位个头不高,看起来十分随和的中年人,便是这座红色记忆博物馆的创建人----魏馆长。伴随着魏馆长的声音,我们一起走近了这一件件展品,倾听了一个个故事,开启了一段段尘封已久的红色记忆。 ==================================== 
这便是展馆的正门,一眼望去,这基本上是个三进三开的庄子,地方约有老家两院庄基地那么大吧。红门青瓦的开局,一下子仿若便将我们拉回了那个似乎遥远的年代。 ====================== 
一走进正门,直接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句十分熟悉而又模糊的标语。但当我抬头细看时,却看到了挡在前面的一口挂钟。这口破旧不堪的挂钟横在这个醒目的标语前面,完全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一下子让我浮想联翩,却欲言又止。。。。 =============================== 

走进第一道门厅,左右悬挂的是我们儿时都熟悉的老三篇和几位开国领袖毛主席烈士亲属的遗像,历史就是这样,有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就有什么样的时代英雄。。。从来如此。 =========================================== 
窜过门厅,就来到了主展馆又被称作红色窑洞的地方。中央树立着一座毛泽东主席像,庄严肃穆。 =============================== 由此,我们就开始步入展馆,正式开始参观了。这里的展馆分为三大展厅,分别展现了三段历史时期---民主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到文革时期三大部分。 首先便是第一部分,红色窑洞部分,也就是民主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个展厅也是面积最大的主展馆。 
故事从长征开始讲起,因为有了长征的胜利,才直接播种了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军民在全国夺取胜利的种子。 
这张地图清晰的标明了中国工农红军那艰苦而辉煌的万里之行。从胜利走向胜利就从这里开始了。 
一本当年的书籍,成为了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和记录。 
走过长征年代,这边集中展现了延安时期的各种资料文物。这个时期,也是我党领导军民取得民主革命各项成绩最多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