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1|回复: 12

红色记忆!~~----一组红色窑洞中的历史光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色记忆博物馆,位于咸阳市东郊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里,之所以选择这里,是由于大城市寸土寸金的地价是无法让一位自掏腰包的农民企业家承受得起的,从筹建到目前,总投入已接近百万元。在这个崇尚及时行乐的社会里,是什么原因和力量让这位本可以安享清福,衣锦还乡的农民精英如此倾情的投入和着迷?这个人又是谁?带着种种的不解和好奇,我走近了这座被称为红色窑洞的博物馆,想要一睹究竟。。。

======================

        这位个头不高,看起来十分随和的中年人,便是这座红色记忆博物馆的创建人----魏馆长。伴随着魏馆长的声音,我们一起走近了这一件件展品,倾听了一个个故事,开启了一段段尘封已久的红色记忆。

====================================

   这便是展馆的正门,一眼望去,这基本上是个三进三开的庄子,地方约有老家两院庄基地那么大吧。红门青瓦的开局,一下子仿若便将我们拉回了那个似乎遥远的年代。

======================

  一走进正门,直接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句十分熟悉而又模糊的标语。但当我抬头细看时,却看到了挡在前面的一口挂钟。这口破旧不堪的挂钟横在这个醒目的标语前面,完全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一下子让我浮想联翩,却欲言又止。。。。

===============================

 

    走进第一道门厅,左右悬挂的是我们儿时都熟悉的老三篇和几位开国领袖毛主席烈士亲属的遗像,历史就是这样,有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就有什么样的时代英雄。。。从来如此。

===========================================

   窜过门厅,就来到了主展馆又被称作红色窑洞的地方。中央树立着一座毛泽东主席像,庄严肃穆。

===============================

  由此,我们就开始步入展馆,正式开始参观了。这里的展馆分为三大展厅,分别展现了三段历史时期---民主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到文革时期三大部分。

  首先便是第一部分,红色窑洞部分,也就是民主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个展厅也是面积最大的主展馆。

  故事从长征开始讲起,因为有了长征的胜利,才直接播种了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军民在全国夺取胜利的种子。

  这张地图清晰的标明了中国工农红军那艰苦而辉煌的万里之行。从胜利走向胜利就从这里开始了。

   一本当年的书籍,成为了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和记录。

    走过长征年代,这边集中展现了延安时期的各种资料文物。这个时期,也是我党领导军民取得民主革命各项成绩最多的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景这边独好!

楼主辛苦,感谢楼主!

以及精彩的配文!!

个人认为,片子的精神是最主要的,尤其在本帖里,新闻记录式的片子是很难追求摄影的技术技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录翔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种帖子要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好片,楼主辛苦,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user="风景这边独好"]

风景这边独好!

楼主辛苦,感谢楼主!

以及精彩的配文!!

个人认为,片子的精神是最主要的,尤其在本帖里,新闻记录式的片子是很难追求摄影的技术技巧的。

 

[/quote]

技术性没什么。高感保证快门安全就好。

但还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的。就我个人的实践说点感受,也欢迎大家谈谈心得并指正。

一是博物馆禁开闪光,对文物不好。

二是许多文物一般都会放在玻璃柜里。开闪会因玻璃反光令被拍摄主体一片白,除非外闪侧向闪光。内闪的不要。

不开闪也还要注意多找找拍摄角度,否则玻璃上自己的影子会十分干扰画面。

三是不要吝惜你的快门,拍摄文物的时候最好拍一张文物,在拍一张解说词,这样回了家就不会乱,谁是谁就都能对上号。

四是尽量避开游客,人多乱的慌,和文物不搭调。建议要么冲在前面,要么跟在后面。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历史,感知历史~~~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陕ICP备19017048号|手机版|Yanliang.com Inc. ( 陕ICP备19017048号

GMT+8, 2025-7-2 08:0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