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3450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8-27 00:03:00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官方媒体盘点官场“民意失真”六大症状,指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以假民意推“官意”,甚至在互联网上,也时常可以看到某些部门或官员“制造民意”的无形之手。

  新华社下属的《半月谈》杂志近日发表一组文章说,“民意失真”的六大症状包括:“只说好,不说差”;“疯狂的满意率”;“看不懂的公示”;“没有结果的征求意见”;“不对称的听证”;“万般无奈的表决”。

  文章说,随着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民意对党委、政府的影响与日俱增,中国已进入一个民意高涨的时代。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态中,在一些当权者的操纵下,民意却成了谋取部门利益、集团利益的“遮羞布”,成了愚弄公众和制造政绩的“道具”。

  例如,在“创建政绩”思想的主导下,一些城市采取全民动员的办法粉饰太平,市民不愿意,就通过各种办法一级压一级,压到最后就是“只允许说假话,不允许说真话”。

  一些地方给可能被检查到的部门或地方定“说话调子”,让老百姓背下来;个别地方还强迫学校放假,让学生背下事先准备好的答案。

“满意率”测评

真实性值得怀疑

  有些“满意率”测评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例如“小圈子”的满意率,通常是“官测官”,由于大家都是官,今天你测评我,明天我测评你,因此在测评中通常是“满意至上”,这样的测评往往变成了互相抬举的工具;还有被“辅导”出的满意率,被测评单位为了面子,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发动和辅导,说白了就是要大家多表达满意,少表达或不表达不满意。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事项公示上走过场、瞎糊弄,许多公示让百姓云里雾里,根本看不懂,也就无法提不同意见,结果“公示”期一过,公示事项就成了所谓群众支持的事项。

  还有一些所谓的“征求意见”,形式上轰轰烈烈,结果却无影无踪。最典型的表现在一些干部的任用上,有关部门不惜花人力、物力去组织干部群众开会、投票,但结果却不公开。

  一项任用干部的动议,究竟获得了多少群众支持,有多少群众反对,这本来是群众最想知道的,也是对群众的起码尊重,但却迟迟等不来结果。这样的“半拉子”工程,搞多了会破坏大家对制度本身的信任。

  官方举行的不少听证会也存在参加人员不对称、获取信息不对称、左右结果不对称等问题。

  一些听证会往往由出台政策的一方来组织,组织方尽量找听话的代表,尽量找利益相关的代表。结果是听证会变成了报告会,大家欢声笑语,一团和气,一听了之。有些听证会的场面看上去很激烈,但说归说,做归做,听证会改变不了决策结果,这样的听证像是牢骚会,开完就拉倒。

政协会议投票

也隐藏着秘密

  在官场上,如何投票,怎么表决也隐藏着颇多的秘密。比如在政协会议投票时,领导要求弃权的和反对的要在票上画钩,赞成的不用动笔。这样,只要你一动笔,就意味着要么是弃权,要么是反对。

  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鼓掌通过、举手表决或不规范的投票选举等表决方式。这些有缺陷的表决方式,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投票人表达真实愿望。

  文章说,随着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民意对政府的影响与日俱增,中国已进入一个民意高涨的时代。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态中,在一些当权者的操纵下,民意却成了谋取部门利益、集团利益的“遮羞布”,成了愚弄公众和制造政绩的“道具”。 北京分析人士认为,这组文章对官员以假民意推“官意”行为揭露的相当深刻,在官方媒体中比较少见,表明一些官方媒体正尝试发挥真正的舆论监督作用。

                                                                ----新加坡〈〈联合早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8-28 22:18:00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