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的墓至今都是个迷。
秦国的国君墓葬分为四大区域:天水、宝鸡、咸阳和临潼。目前,秦国其他国君的墓葬基本都以确定,但是推行了商鞅变法使秦国改变命运的秦孝公的墓葬却至今仍然是个谜。
据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为了追寻父亲——秦献公,最后葬在故都栎阳东北。但是直至今日,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还是没有发现秦孝公的墓葬,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我认为,如果秦孝公的墓没有被盗的话,那么就一定还在现在的阎良区域。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将现在的栎阳镇当成秦国都城栎阳的误会,到了今日,考古学家也一直将秦孝公的墓定位于栎阳遗址的附近,也就是说在现在武屯镇以东和石川河以西的区域。其实,当年秦孝公死的时候,栎阳城一直都是陪都,甚至到了汉朝初年都是,再说了,石川河古代也会经常泛滥,因此秦孝公的墓绝对不可能在石川河以西,必须是在北边一处高地。但是史书又说是在栎阳城的东北方向,因此就排除了现在的荆山原。那么,就只剩下了现今的康桥到关山一带的塬坡地带了。
因此,在《大秦帝国》风靡一时的今天,在阎良正要腾飞的时刻,很有必要将秦孝公的墓发现,让我们后人来景仰。
首先,要阎良文物局要尽快立项,向国家文物局申请,进行文物勘探。其次,要查询古籍资料以及当地的民间传说进行间接证实。一方面证实这里是否有秦汉古墓,另一方面证实是否有被盗的秦汉古墓。再次,还要根据地形风水学来勘测,虽然两千多年来地形已经发生过许多变化,但是大的形态应该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
另:补充一点
至于当时秦孝公死后为何不让人将自己葬在故乡雍州,而葬在栎阳城之东北的高地上。猜想一下:
如果秦孝公既然能做出商鞅变法这样的举措,必然是有大胸怀大气魄的国君,这和电视剧《大秦帝国》描写的应该差不到什么地方去。那么,他要求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让秦国壮大。那最终目的呢?我估计秦孝公最大的愿望就是他的后人统一六国,至少是消灭了秦国的世敌——魏国。因为魏国是秦国的最大威胁,也曾经对秦国造成了极大的羞辱。
因此,虽然故乡的祖坟好,虽然栎阳城西北的荆山塬风水更好,但是秦孝公还是希望将自己葬在栎阳城的东北方向的高地上,让他一直注视着魏国,注视着东方六国,看着他的子孙完成他的宏伟心愿。
如果秦孝公也会写诗的话,估计也会像于右任那样写下:“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着魏国(六国)。魏国(六国)不灭兮,死不瞑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7 16:58: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