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要开好局、起好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工资
建立和完善工资增长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增长机制,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城镇下岗失业再就业3.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万人。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在城镇落户。
■解读
多举措确保工资增长
西安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西安市将通过多种举措确保企业职工工资增长,首先是继续提高和落实最低工资和津贴标准,保障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其次,将按照全省要求,强化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的作用,在十二五期间,全省将以15%的年均增长幅度确定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各类企业可以结合本企业经济效益,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有效益却故意不增加职工工资的企业,将予以通报,并取消其评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相关称号的资格,企业负责人也不得参加劳动模范等先进称号的评选。
西安市人社部门每年还将出台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指导价位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适合企业经济效益好、一般、差的单位,这是政府指导企业利用劳动力工资价格信息,合理进行工资分配和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一项宏观调控制度,供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职位工资商谈,供企业和劳动者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参考使用。西安市目前正在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力争在2012年底,基本在全市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工会、职工与企业三方每年对工资进行协商,工资增幅多少,协商来定,实现职工工资持续稳定较快增长。
■城管
构建数字城管网络
政府工作报告:建立全市统一的数字城市管理网络平台,构筑“大城管”格局,依法规范城管执法队伍。
■解读
数字城管网络平台上半年建成
高新区某一井盖丢失,城管监督员到达事发现场用手机拍摄之后,现场照片立即出现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电子地图上,同时生成的电子工单上,哪个地方、井盖类型、什么问题、谁的责任、怎么处理等,都一目了然。数字城市管理网络平台如今已在高新、未央等个别区县建成。
西安市城管执法局信息中心主任万红芝介绍,西安市数字化城管市级平台建设2010年9月份正式立项,目前已进入招投标阶段。按照计划将于上半年建成。目前,城市道路两侧公共设施部件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共采集城市部件信息91万个。今年将加快建设区级指挥中心,形成市、区两级统一受理、协调指挥的数字化城管格局。
■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
政府工作报告:加强用地管理,严格按照容积率和投入产出率供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立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储备用地制度,保障重大项目顺利落户。鼓励企业盘活存量土地,加快清理处置闲置土地。
■解读
普通商品房中的廉租房配建不低于5%
部分单位和企业占着土地却不用或者多占少用,造成了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浪费。西安市国土资源局表示,今年将继续开展专项行动,重点解决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和供而未用等问题。严肃处理囤地、炒地和浪费土地资源行为。
此外,在供地方面,国土部门将重点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还要求,各区县(开发区)要通过配建、新建、收购、改建、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危旧房(筒子楼)改造等方式增加廉租房房源。廉租房建设以配建为主,原则上经济适用住房中的廉租房配建比例不低于15%、普通商品住房中的廉租房配建比例不低于5%、棚户区改造中的廉租房配建比例不低于30%。
■新农村
抓好313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涉农区县各启动2至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抓好313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解决30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解读
百户以下的自然村有望建集中住宅区
西安市统筹城乡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西安市共有涉农区县10个,按照规划,今年在每个涉农区县将启动2-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即将原来只有二三十户或者百户以下的自然村村民,在政府指导的原则下,选取一块地方,为大家改建宽敞明亮且集中的住宅区,改变以往部分村庄村民散居的状况。
■教育
三年时间基本缓解入园难
政府工作报告:用三年时间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坚持公办民办并举,新建、扩建、改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