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776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1-4-27 23:57:00 |显示全部楼层
节日期间请关注公车私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4-30 00:52:00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1-4-30 02:05:00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68

积分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1-4-30 02: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有帽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4-30 11:29:00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雅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4-30 11:33:00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4037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5-1 16:55:00 |显示全部楼层
哎,管不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906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1-5-1 19:47:00 |显示全部楼层
阎良街头巷尾  只要见到   陕A0J###拍照的黑色雪佛兰景程  帕萨特   十有七八都是公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8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5-1 20:04:00 |显示全部楼层

启动专项治理工作 中国对滥用公车划“六红线”

 

受界定的六类违规行为是:超编制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超标准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反规定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务用车及公车私用。

 

中国官方正式启动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回应民间对解决有关问题的诉求。官方媒体新华社主办的《瞭望》杂志在最新一期的报道中引述权威人士消息透露,中央已划定“六条红线”,明确界定这个领域的违规行为类型,同时也希望此次治理能带动公车制度改革。

  据权威人士向《瞭望》介绍,此次专项治理工作针对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所属行政单位、各级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涵盖用于履行公务的所有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

  受界定的六类违规行为是:超编制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超标准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反规定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务用车及公车私用。

  接受《瞭望》访问的专家指出,上述六类违规情况,“都是屡禁不止、屡教不改和需要标本兼治的顽疾,此次分门别类地明确指出、予以严禁,其效果值得期待。”

  有关报道也披露,此次专项治理的时间表从4月下旬一直安排到今年年底,横跨多个部门,中央纪委、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监察部、财政部、国管局、中直管理局、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审计署、国资委等将组成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有关工作。

  这项工作将分为几个阶段推进:动员部署阶段、清理纠正阶段、重点检查阶段以及建章立制阶段。报道指出,“高层已经明确要求,要把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与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衔接,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探索完善相关制度,为下一步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自计划经济时代沿用开来的公车制度的缺陷在新时代越来越明显,一些地方公车消费支出加速增长,成为各级财政不小的负担,也成为政府管理的黑洞,更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去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部署2011年反腐败工作时强调,要集中力量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要深入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

  不少专家认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车制度改革,才能从根本解决有关问题。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和国家部委自发尝试进行改革,但至今尚未见到全国统一的指导意见和操作原则。

公车200多万辆

年消费283亿元

  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283亿新元)至2000亿元,这还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

  另有民间和学者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国公车数量约为300万至350万辆之间,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3000亿元至4000亿元。据估计,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率在6%至12%之间。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推进不易,一方面是公车改革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另一方面,这些受益者又大都是公车改革的决策者。

  对此,《瞭望》引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教授说:“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首先要明确公车违规使用是一种特权腐败行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一种反腐败的表现。”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则认为,“应当实现公务用车制度的根本改革,全国统一做‘规定动作’,而不是‘自选动作’;不是各地想不想改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完成的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460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1-5-2 16:49:00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要有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