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省内和周边的甘肃庆阳、平凉、天水等地降水影响,渭河中游洪水及泾河洪水对咸阳造成一定的灾害。据初步统计,咸阳市沿泾河5县24个乡镇的6万多人受灾,1500多户房屋进水,倒塌房屋窑洞697间(孔),淹没滩地6万多亩。咸阳市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巡回督促指导泾河、渭河防汛抗洪工作,将洪水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西安市也遭遇严重汛情。8月26日,泾河一号洪峰流量达5220立方米/秒,是1977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渭河三号洪峰9月7日通过西安,最大洪峰流量3820立方米/秒,当天没有发生大的险情,也无人员伤亡报告。户县渭丰乡涝河祁村段9月6日11时左右出现决口,1000多亩庄稼被淹。经驻户空军某部和西安武警工程学院官兵和当地群众共2600多名军民18个小时奋战,7日凌晨5时左右,涝河决口被成功封堵,转移的群众已返回家园。
洪水为何“闲庭信步”
渭河洪水越到下游,其流速愈慢,尤其是在华县和华阴段几成“闲庭信步”。据预算,洪水每小时行进仅3公里。洪水行进速度慢,水位就居高不下,对河堤的浸泡时间就长,漏洞、管涌、塌陷等险情就容易发生。
洪水行驶速度何以如何慢呢?陕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工程师邓贤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导致洪水行进缓慢和受灾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渭河连年泥沙淤积,使得河床上升,从而出现行洪不畅。另外,渭河一、二、三号洪峰间隔时间太短,一波还未远去,一波重新涌来,这也是抗洪困难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洪水经过处的高秆植物如玉米、高粱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止了洪水的行进。水文部门监测的一组数字也进一步说明了行洪不畅的原因,1立方米渭河洪水的泥沙含量达到了486公斤,泥沙含量过高,洪水当然行进速度慢。
据水利部门的专家介绍,渭河下游流域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水发生,过去一次洪峰通过渭南全境仅需七八个小时,后来需要20多个小时,而这次渭河二号洪峰通过则用了50多个小时。专家说,这次渭河洪水的流量远比南方地区的洪水流量要小得多,与自身相比,这次洪水水位虽比1981年的渭河最高水位高出了1.7米,但流量则少了近2000立方米/秒。
防水土流失是治本之策
渭河的这次洪水,相对其他灾情规模而言,不算大,但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灾情,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省防总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渭河下游“小水成大险”的矛盾日渐突出,直接原因是泥沙淤积使河床升高所致,而根本原因则是渭河上中游地区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所致。经过这次渭河洪水,我们应认识到,降雨量大虽是直接原因,但要治水则必须先治沙,只有沿渭河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洪水。
都是泥沙淤积惹得祸。看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在渭河乃至黄河全流域开展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恢复林、草植被,减少渭河水的含沙量,让黄河逐渐告别那种“一碗水半碗泥”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水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5 23:19:5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