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7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7-1 07:19:00 |显示全部楼层

这块古墓石碑弃之路旁——可惜!

    随着大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迁坟移墓过程中,可能有些无主古墓的葬品,该处理的都处理了,像这块古墓石碑,被弃在路旁,实在可惜,阎良的古文化遗迹将慢慢的消失殆尽。还是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鉴定一下,对我们阎良的历史有无佐证价值。

    最近,在振兴乡龙游宫附近的塬坡上,发现多处古墓盗挖,从挖出的青砖来看,据当地村民讲,可能都是清朝以前的古墓,而且基本都是无主墓。鉴证阎良的史料本来就很少,建议有关部门对已被盗的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保护好、利用好阎良的古文化遗产。如何进行保护?谁来保护?哪个部门受理?老百姓都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997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2-7-1 12:44:00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哎我看和那两年一样;不出太珍贵的文物是没人管的。等到文物外流其他国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了。[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7996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7-2 17:08:00 |显示全部楼层
墓碑刻于乾隆三十年(1765),是一个璇玑的为其曾祖立的,但未见姓氏及曾祖名讳,很奇怪。墓主为明末处士,即为当官的读书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907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2-7-2 18:03:00 |显示全部楼层

“反清复明”搞过,又要立碑,敢有姓字名讳吗,明末清初及历来朝代交替,这类“隐姓埋名”的墓比比皆是:哈哈,楼下接着拍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7-4 09:37:00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啊可惜,是该保护保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291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2-7-8 20:12:00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曾祖是什么东西?处士是什么东西?这碑应为乾隆年间,后人(非血缘关系)为纪念以为德高望重而未做官的读书人所立。曾祖,应为该读书人的名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