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2|回复: 5

龙首坝峡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6 19: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b (9).jpg psb (10).jpg psb (11).jpg 俯瞰婉转绵延的洛河,顺黄土高原一路豪情奔流急切南下,到达蒲城县城 向东北 驱车25分钟、便到达西头一带。这里崖壁陡峭,怪石林立;大坝飞流直下,气势壮观,惊心动魄;两岸山水秀美,风光旖旎,有“小壶口”之称。游人在惊险中领略大自然景观,在秀美景色中悠闲信步,寄情山水,是一种难得的身心体验。崖低水阔、河流舒缓,尽显他的大气和壮美。
龙首黑峡谷风景旅游区 是由龙首坝、龙首瀑布、河湾草地密林为内容的自然山水景观、水上运动休闲观光区和洛河峡谷两岸丰富的人文景观组成。景区南北蜿蜒20余公里,东西覆盖数公里,面积约30余平方公里,离景区不远处的崖边有一棵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古树叫“茶树”,当地人管它叫“神树”。据史料记载,这棵书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大漠风沙、气候干燥的北方,按说不是它的适宜生长地,但它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这是它第一个神奇之处。据说这棵“神树”还有更奇特的地方,是非常的灵应,有“求子得子、有病治病、化险为夷”之功能。多年以来,供奉它的游客络绎不绝,香火不断。驶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由国民政府主席在1935年3月28日为洛惠渠渠首大坝题的字“龙首坝”。龙首坝是由爱国将领杨虎城出资倡导、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的工程,历时四年,于1935年竣工。龙首坝顶长177米,顶宽5米,坝基宽22。5米,高16。2米,是一座拱型石砌重力溢流坝,史称国民政府第一坝。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命万名兵卒从现在的龙首坝处修渠引水,至铁镰山处挖出龙骨,故将此渠定名为“龙首渠”。自西头村洛河东岸的王村附近,走向至大荔灌区,长约25公里左右,而建坝离汉代的龙首渠很近,故名“龙首坝”。坝下有两个直径达两米的绿色池潭,人称“龙眼”,“龙眼 ”里一年四季水清透明,其周围的龙眉至今还清晰可见。据说在1993年的时候,有一辆客车不幸掉入龙潭,打捞遗物的时候特地请市水利系统的打捞人员测量了龙眼的深度,据当地在场群众回忆,测量探头慢慢放进龙眼,地面屏幕的景象不停变换,惊奇的是看到不少巨鳖畅游其中但探头仍不见底。后经地质学家考证,此龙眼为火山喷发后的通道,坝附近常有29摄氏度的温泉出水口。雨季的丰水季节,水从大坝飞流直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淡水季节,则有涓涓细流在坝体形成水涟,充满“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情画意,又有“滚珠坝”之称,游人听水流翻滚如巨龙咆哮,看云雾漫漫若人间仙境,可谓赏心悦目。驶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由国民政府主席在1935年3月28日为洛惠渠渠首大坝题的字“龙首坝”。龙首坝是由爱国将领杨虎城出资倡导、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的工程,历时四年,于1935年竣工。龙首坝顶长177米,顶宽5米,坝基宽22。5米,高16。2米,是一座拱型石砌重力溢流坝,史称国民政府第一坝。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命万名兵卒从现在的龙首坝处修渠引水,至铁镰山处挖出龙骨,故将此渠定名为“龙首渠”。自西头村洛河东岸的王村附近,走向至大荔灌区,长约25公里左右,而建坝离汉代的龙首渠很近,故名“龙首坝”。坝下有两个直径达两米的绿色池潭,人称“龙眼”,“龙眼 ”里一年四季水清透明,其周围的龙眉至今还清晰可见。据说在1993年的时候,有一辆客车不幸掉入龙潭,打捞遗物的时候特地请市水利系统的打捞人员测量了龙眼的深度,据当地在场群众回忆,测量探头慢慢放进龙眼,地面屏幕的景象不停变换,惊奇的是看到不少巨鳖畅游其中但探头仍不见底。后经地质学家考证,此龙眼为火山喷发后的通道,坝附近常有29摄氏度的温泉出水口。雨季的丰水季节,水从大坝飞流直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淡水季节,则有涓涓细流在坝体形成水涟,充满“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情画意,又有“滚珠坝”之称,游人听水流翻滚如巨龙咆哮,看云雾漫漫若人间仙境,可谓赏心悦目。
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严格评审验收,龙首黑峡谷被国家旅游局评为2A级旅游风景区,成为蒲城县第一个获得国家认证的旅游景区。蒲城龙首黑峡谷风景区是依托洛河洛惠渠枢纽工程——龙首坝而建成的旅游景区,目前已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了高空滑索、神秘双龙洞、攀岩、天梯、水上快艇、拓展等系列旅游项目,已纳入了陕西渭南、山西运城、永济、河南三门峡三省四市“一票通”旅游景点。
龙首坝附近两岸人文景观丰富,与自然景观一道组成令人神往的洛河神奇旅游景观。这里有晋公子重耳避难遗址、三国名将邓艾墓、汉代澄邑漕仓遗址、水圣李仪祉故居、纪念伏羲女娲人类始祖----人宗庙、黄土高原民俗村等人文古迹。其中,晋公子重耳避难遗址位于避难堡村,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西宫娘娘丽姬想让自己的儿子专权,设“蜜蜂计”害东宫娘娘的儿子重耳,重耳四处避难,逃到此地而得名。当地的酸枣刺不带钩、蚂蚱不叫唤据传都与晋公子避难有关。三国名将邓艾墓位于洛滨镇坡底村,据史载,邓艾和蔡瑁曾屯兵洛河上游,今天的蔡邓便因此得名。 水圣李仪祉故居---洛滨镇富源村 系先生的出生地,故居至今保存完好。汉代漕仓遗址位于洛滨镇西头村,是现今国内仅存少数古代漕仓之一,对于研究汉代的历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psb (12).jpg psb (13).jpg psb (14).jpg psb (15).jpg psb (16).jpg psb (17).jpg psb (18).jpg psb (19).jpg psb (19).jpg psb.jpg psb (2).jpg psb (3).jpg psb (4).jpg psb (5).jpg psb (6).jpg psb (7).jpg psb (8).jpg 150828w37ll3jhls83autr.jpg 150755sehuf27ri8mgugri.jpg 150743eq3hyyee3i9h366z.jpg 150732roj2naac0q0xxcyx.jpg 150724vweho0djqtehd0jq.jpg
072623gacgcn8safwwfkdo.jpg
072622vk3sazstnykddnza.jpg
psb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6 20: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壮观,有点像壶口瀑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09: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地方,这么漂亮

点评

浦城县龙首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7 1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3: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87378 发表于 2014-4-7 09:11
这是什么地方,这么漂亮

浦城县龙首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13: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拍的好,很有气势,微缩板的壶口瀑布!

点评

谢谢!这个地方还不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8 13: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3: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蚂蚁上街 发表于 2014-4-8 13:07
楼主拍的好,很有气势,微缩板的壶口瀑布!

谢谢!这个地方还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陕ICP备19017048号|手机版|Yanliang.com Inc. ( 陕ICP备19017048号

GMT+8, 2025-8-26 11:52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