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电视、网络、报纸上有关燃放烟花爆竹是否应被禁止的话题引发了不少口水仗,这些专家、百姓、官员、愤青们的讨论在我听来有点像隔靴搔痒,招惹得我不得不指爪乱舞,敲些东西出来。本人经过仔细斟酌,为了避免无谓的吵架,故而将本文的宗旨定位为“呼吁”——呼吁政府出台措施,限制、减少、乃至禁止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本人更加呼吁广大中国公民在春节期间减少、抵制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这一恶俗,该禁就禁吧! 理由有如下三点,且容真吾一一道来: 一、燃放烟花爆竹产生极大环境污染; 相信各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除夕之夜,燃放烟花之后产生的一股强烈的硝烟味弥漫在全国各个山村、城市、大街、小巷的每个角落。这股味道中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同时产生大量纸屑、烟尘,严重地污染了空气质量。这些气体对人的呼吸道及眼睛都有刺激作用,比如二氧化碳,著名的温室气体,哥本哈根会议上,世界各国就是为了这东西吵架;一氧化碳就是恶名昭著的城市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它会与人体血液中的红血球产生化学作用使人中毒,曾经夺取过无数人的生命;二氧化硫溶于水中则会生成亚硫酸,属于中强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其他废气、粉尘产生的危害记不清了,也就不敢随便置喙,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相信不会有一项是利于健康的。这些富含重金属毒素和其他各种化学毒素的东西慢慢渗入土壤,融入入地下水源,被我们所食用的蔬菜瓜果所吸收、鸡鸭牛羊所摄入,再摆上您老人家的餐桌…… 除了空气污染之外,燃放烟花爆竹所产生的巨大噪音也是人类健康的极大杀手,一些电光炮、礼花炮所产生的噪音可以达到130-150分贝以上。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细心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有些交通繁忙的路口会有一个大的电子噪音测试屏,70分贝以上的噪音数字就会用红色来显示,因为人们如果长时间处于7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就会产生心情烦躁、神经紧张,130-150分贝的杀伤力不用我啰嗦了吧。每年除夕夜零点前后至少有大约30分钟以上,我们人为地制造了如此巨大的噪音,持续如此长的时间,并将他人、自己以及我们的家人置身其中。 最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次日凌晨的战场打扫。君不见,城市美容师们每一个大年初一早上孤独凄凉、却又认真负责的身影吗?真吾从来没有见过哪一户人家放完烟花爆竹之后把遍地纸屑清扫一下,烟花残筒收拾收拾,全他-妈扔在路上,第二天让别人来清扫。大家想想,一座城市多少街道,全国多少大中小型城市,这样算下来,这支队伍恐怕不下10万人,人家也要过年啊。 二、燃放烟花爆竹对人身财产安全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 相信电视台每年大年初一的新闻是最好做的,只要去两个地方就必定有素材——医院、消防队。每年都能从电视里看到因为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从不例外,年年都有。可我们就是如同西班牙人热爱奔牛节一样乐此不疲,人员照样死伤、消防照样奔忙、烟花照样燃放。 那些允许孩子玩烟花炮仗的家长真让人看不懂,平时孩子摔一跤就心碎,做点家务就心疼的,看到孩子玩这么危险的东西,竟然听之任之。真吾小时候就被炸过不止一次,最危险的一次是点一个三厘米长、筷子粗细的电光炮,原本根据经验判断能够燃烧3-5秒才爆炸的引线竟然瞬间烧完,我就一愣神的功夫,在我手上炸开了,距我眼睛的距离不过20-30厘米,是的,当时就是这样的!现在想来仍然心有余悸。至于每年的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率,财产损失金额我就偷个懒,不详列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登陆谷歌然后****一下。 三、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真吾不是专门搞统计的,因此网上搜来的数据有点滞后,但多少也能提供一点点参考。2006年春节北京市民购买烟花爆竹的人占62%,人均消费477元,当年的北京市人口为1581万。真吾粗算了一下,这笔钱达到了46.76亿,全国呢?2010年的现在呢?如果13亿人中62%购买了烟花爆竹,人均消费了477元,那么这个数字将达到3844.62亿元,我们除了一些响声和亮光之外还得到了什么? 欢笑?孩子们的欢笑?好吧,我们为了孩子们的欢笑,烧掉了3844亿,我们为了病痛中的孩子们的哭声做了多少?为了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又做了多少? 老师说,最后总结的时候应该来个综上所述,我也综上所述啦,燃放烟花爆竹的弊端远远大于利益,真吾再次呼吁大家慢慢减少甚至杜绝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恶俗吧,有那些钱不如做点实际有意义的事情吧。 写到这里还没有完,相信一定有人要跳出来嚷嚷了,恐怕上来拍砖的都不在少数——那可是我们的传统习俗啊!不放鞭炮,过年还有年味吗?放点烟花爆竹,不就图个热闹嘛? 好吧,真吾没有金刚钻还真不敢揽瓷器活儿,这几个问题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来说说,事先声明,不想讲道理,上来胡搅蛮缠,满嘴脏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