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63|回复: 48

踏雪寻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0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踏雪寻熊”不是电影《满汉全席》里的那道名菜,也不是去找什么狗熊,这会儿狗熊还都在冬眠。看到上面的图片就知道了,要找的是国宝熊猫。

    随着记录片《大秦岭》的央视热播,每一位热爱户外运动的陕西人都会感到无比震撼和自豪,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我放弃了春节去开封逛夜市的计划,又一次踏进了秦岭,踏进了大熊猫核心保护区。曾经在07年领着女儿在跑。。的带领下穿越过傥洛古道南段,不过那是春夏之交并没有发现大熊猫。冬天是追踪、观察大熊猫最好的季节,野外遇见率非常高,因为林木遮挡小,熊猫从高海拔的秦岭箭竹带下降到了低海拔的巴山木竹带。但我们这次没有看到,种种原因吧,第一天就没有赶到预定营地,第二天出发的又比较晚,再加上还带了位国际友人,所以未能如愿,如果再有3个小时就一定可以。。。其实看到了又怎样,我一直都是个随性而不注重结果的人,玩得新鲜、乐和就成,留点遗憾才会有下一次的念想儿。

初二、初三,山里下了大雪,我们虽然考虑到了但是并没有想到事态发展的竟如此有趣。推车真累,脚下是雪、雪下是冰,带上冰爪就好了。

雪下的冰有两公分厚。

听老乡说除了今天近5、6几天没人进过山,在我们来的上午,上去过两个送汉中驴友的车,一辆是微面、一辆是越野,咱和人家不能比,人家要么后驱要么4驱,还有防滑链,嗨~~~~不过我兄弟烟雾说咱们可不敢有辆越野车。。。。。

自己动手,干活儿!

第一次。大师作品!我看着还行,虽说不很密实,好在还管点用。如果有下次“活儿”一定比这次干得好。车吗,跟人一样应该让它经历的丰富一些,这样用起来才扎实。

见上坡咋整都没用,雪下的冰太滑了。

找个宽敞地方把“小越儿”停好,前轮颠好石头,荒野弃车,徒步出发。

就这么一截路,人能上来车就上不来,气人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着鸟语,吃着烟雾大师做的面条、荷包蛋,真香。幸福啊!

轻装出发,踏上“寻熊”之旅。

树上落个熊猫多好,哈。

烟雾大师发现了疑似熊猫,山坡上的竹林里绝对是只大型动物,竹林晃动的很厉害。我们的心都极度紧张、兴奋!

远方的拔仙台。

这里我虽然没来过,但我对这里的路很熟悉。

前方是昨天上午过去的6、7个汉中驴友留下的“不守规矩”的足迹,他们踏进了“禁区”。不过,第二天我举报了他们(内容后附)。

可没人走过呀!满地的野兽足迹,一个人走我可不敢,但有我兄弟在,谁敢把我当娘娘腔,我也是爷们儿,哼~~

满地的兽迹怎么就见不到呢?

突然!吓我一跳!!我和一只灰黑色的鹿打了个照面,他就在我前方不到4米的地方,等我下意识的举起相机它已经掉头跑了,跑得真快。

我们走得是巡山道,这里的野生动物遇见率非常高,所以我们一直连话都不敢说,每个人都东张西望、悄声无息的观察着走。

好像有六七种动物在眼前开过会,各种各样的脚印。

熊猫在此还滴了几滴尿。

好像是一只熊猫上过这棵树。

鹿的便便。

一个不到30°的坡,雪下是冰,人站不住。我在这里狠狠的摔了一跤差点把镜头报销。野兽都知道从旁边绕着走,我咋就那么傻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琢磨怎么一路就是看不到动物呢,猛然间有头羚牛就我在前面不到20米的地方。。。羚牛都是群居动物呀怎么就一头?好可怕!!!它要是冲过来只有我当黄继光了。

那家伙懒洋洋的站起来,对我们的到来根本不屑一顾,很轻蔑的看这我们,好像在说“你们这帮傻蛋放着好好的年不过跑到我的地盘干什么?”

那家伙叫了一声,下去了。。。

哇~~~又站起来一只。

这是一只典型的笑面虎,不过有两只羚牛我的心情放松多了。

这一只的面相看起来还比较善良

等两只羚牛悄无声息的消失后,我收起了旅游头换上了长焦走到了刚才它们卧着的地方,眼前的一幕让我们惊呆了。。。

一只刚刚死去的羚牛幼仔,和猪差不多大,大概有一百三四十斤吧,乳毛还没退呢,可惜了!

回到保护站我把照片给老赵看,老赵说只有在幼仔刚死是老牛才会守在旁边。这个季节食物极度缺乏是动物自然死亡高发期,这是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律。在秦岭羚牛几乎没有天敌,近几十年来种群繁衍迅速,在光头山已经有千余只的大群了。不过老赵还说:每年冬天他们都有吃不完的野味,过几天等他的同事上来他就上去把这头幼仔的皮和肉弄回来。

树丛剧烈的晃动,又有大型动物。。。天哪!

自从见到了羚牛,感觉到处都有动静。

静静的流水声听起来都很恐怖。。。

大家都提高了警惕。

年初五我们的路餐是鸡胗香菇速食米饭+虾皮紫菜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完饭已是下午5点多了,准备返回保护区。周围转转,结果发现了一副奇怪的动物残骸。。。

残骸的躯干有一米二左右长,无头,从外形看是一只食草动物。周边无拖拽迹象也无其他野兽足迹,肋骨是被钝器砍断的。。。我们初步分析是盗猎,留下骨架是便于隐藏携带,这么大一副骨架怎么不剔除五六十斤肉来。我转了转残骸周边10平米的地方没有发现其他线索,看来大雪掩盖了很多真相。我在四川见过,摆着一只黄羊头买野味的。

盗猎也不是什么秘密,108国道边的很多农家乐不都在公开买野猪肉,便宜的才10块钱一斤,靠山吃山吗,正常。网上不是曝光过周至县公安局上山盗猎羚牛的事件吗。

天都黑了,别找了,熊猫那么容易看到呢。想看去大坪坝,野生环境圈养了三只,每天都在树上趴着。

这是咱大秦岭的月亮。。。

小越儿还在呢,初六和初四相比,雪真是化了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春节吗,吃不用说,玩的高兴才是关键的!

丽莎同学:出生在香港,泰国公民,家住普吉岛。爸爸是加拿大人,妈妈是澳大利亚人。其父是一位资深旅行家,一米九的身高,非常强壮,年轻时痴迷各种户外运动,徒步走遍北美,擅长攀岩。该同学从小受其父亲熏陶,也有过徒步台湾岛的经历。年长我女儿一岁,户外经历和大丫不相上下。在中国春节这个特别的时刻,能和丽莎同学共同圆满完成这次户外活动,我相信一定会给该同学留下难忘的中国印象。

“在国外不曾outdoors人们很少,在国内曾经outdoors人们很少”,让国际友人看看,中国一样outdoor!

大丫同学:户外昵称笨熊。年龄虽小户外经历却比较丰富,曾从北线穿越太白山并登顶;曾经沿傥洛道从都督门到华阳古镇成功穿越大熊猫核心保护区;曾经完成了分水岭大寺高冠的“成驴”穿越;成功登顶鳌山。。。。。

父亲寄语:向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告诉自己,我能!

大师就是大师,什么都会、什么都懂。

姿势帅的一塌糊涂,不过好像瞄偏了。

大哥你狠,看你咋爬上去。

太帅了,尤其那双小眼睛,迷死我了。。。

返回营地的路上,天色已近黄昏,不用像来的时候一样不敢说话了,尽情的玩尽情的笑,方圆一里的动物估计都被吓跑了。

小欣欣,腊月二十八就和妈妈随爸爸上山了,见到我们来孩子特别高兴,一直到初九陪着她的就是这两个雪孩子。

老赵,是咱渭南乡党,毕业于杨凌农大,一名最普通的保护区工作人员,非共产党员,但对工作认真的令人感动。

多么淳朴憨厚,透过那张年轻而又沧桑的脸我看到的是无奈的敬业和难言的寂寞。。。。向你们致敬!

老赵夫妻俩有个最大的愿望,他们很想在西安买套房子,能够让他们的女儿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故事等我慢慢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第一场震撼;汽车是靠推的;563是可以趴窝的;

羚牛是不念旧的;(直播继续;解说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马车司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2-20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1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年过的太开心了!

烟雾这虎年越发的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1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字“憾”、两个字“憾汗”、三个字“憾汗喊”

因值班没能同去,“憾”!“踏雪寻熊”竟未能寻到、虎年流行人推车,“憾汗”!!因为有了“周正龙”,才有了华南虎;所以应该喊出个“徐歪虎”才能见着大熊猫,“憾汗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1 0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user="青铜酒壶"]

2010年第一场震撼;汽车是靠推的;563是可以趴窝的;

羚牛是不念旧的;(直播继续;解说待续)

[/quote]

那是相当的震撼呀,老虎(忽、呼、壶)!虽没见着熊熊,但却见着了牛牛、还有猴猴(狒狒);临了还要偷一堆便便----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陕ICP备19017048号|手机版|Yanliang.com Inc. ( 陕ICP备19017048号

GMT+8, 2025-8-27 18:18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