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9|回复: 1

万花山的牡丹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1146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09-4-25 11:56:00 |显示全部楼层
万花山的牡丹   文 / 秦川
 
    朋友,你去过延安的万花山吗?你赶过万花山的花会吗?你欣赏过万花山那千姿百态的牡丹吗?你若没去过,我建议你去延安的万花山看看,定会得到满足的。
  万花山,位于延安城东南二十公里的杜甫川。今年五月五日,恰恰是农历四月初八,是当地群众游山逛会的日子。适逢我到延安出差,应朋友之邀,我们专程去拜谒花神。一路上,当地群众骑车的、步行的、拄拐杖的,扶老携幼的、一溜一串,甚是热闹壮观。
  万花山因满山遍及各种花草而得名,又因山坡遍植数以万计的牡丹而又名牡丹山。关于万花山的牡丹,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传说一,王母娘娘的四女儿爱上了打柴为生的穷书生崔文瑞,私下人间,结为夫妻。据说《天仙配》的故事由此转化而来,满山的牡丹就是四仙女从天上带来人间的;传说二,巾帼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归来,路过洛阳,从洛阳采撷来牡丹种子撒于该地,于是满山遍及牡丹。听同游的朋友讲,万花山种植牡丹的历史至少已有九百余年,山坡上的老株约有七、八千余株,加之新发的株,可数以万计。
  万花山,是爱国女英雄花木兰的家乡,关于她的事迹,早已在华夏大地广为流传,历经千百余年而不衰。因此,万花山,当地群众又称其为木兰山。
  置身万花山,你简直如临花的海洋,那红的、黄的、白的、黑的五颜十色的牡丹,那绣球般的、那蝶般的、那拳般的、那含苞的、待放的、开得一片灿烂的牡丹,多姿多彩,煞是好看,真是:五颜十色相辉映,万姿百态竞妖娆。
  花丛中,站着几位婷婷玉立的姑娘,她们穿红戴绿,手牵手,在花丛中嘻戏,寻寻觅觅,不时露出俏丽的笑脸,时隐时现,远远看上去,如飘忽不定的花儿,但比花儿更娇艳,真是人像花般美,花像人般俊,花美,人美,人和花孰美?于是乎,我按奈不住自己的激动情绪,不时按动相机的快门,留下了这一幕幕美的瞬间……,对此,我曾思衬陕北姑娘的美若天仙,是否为牡丹仙子的精灵所化。
  我到过洛阳,曾欣赏过以艳丽,高贵和雍容华贵著称的洛阳牡丹那花中之王的风采,也曾为它的娇贵的花中之王的形象陶醉过,但今朝我见到这不赖人力、不尚雕琢、不爱浮华,只默默地把自己的根条深深地扎在陕北贫瘠土地上的万花山的牡丹的天然风姿和自然神韵之后,我似乎更偏爱于万花山的牡丹。
  万花山牡丹的情操不正是陕北人民美好品德的昭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再别康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4-25 12:04:00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4-25 12:38:00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年前去过,那时牡丹花的数量规模还不成气候,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146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09-4-27 18:48:0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user="~再别康桥~"]

     质朴情怀,陕北人的热情难奈~

     曾经踏与延长,唯惜没有回眸欣赏之时之美~

[/quote]

有机会再去看看,一定会有收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146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09-4-27 18:59:0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user="黑胡椒"]十几年前去过,那时牡丹花的数量规模还不成气候,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quo

建议你近期如有机会到延安,一定要去万花山看看那万朵牡丹百花争艳的盛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422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09-4-30 00:01:00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你这篇文章,让我不禁想起了碧野老先生的《天山景物记》,当初第一次看到时,就很喜欢他行文中那股清新自然如流水般潺潺的感觉,今天看到这篇文章,让我又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272

积分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9-4-30 07:21:00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6045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3 12:42:00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万花山牡丹,赞陕北人品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