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是机缘的巧合,这天是大年的农历十一,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家闲来无事,
我随意翻看昨日徒步二龙口的照片,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朋友巷子相邀一起到郊外
周边走走。
10分钟后,车子就行驰在关中的环线上,同车里还有酒壶哥和他的宝贝儿子两
人、这一切都没有事先的刻意安排,是没有目的的随性而行。车里,巷子和酒壶哥
兴致极高的说,“难得今天有时间,天气如此好,咱们就近去关山东边不远的北宋
寇准墓看看。”
祭拜寇准墓
巷子拿出地图,于是,我们就按图索骥。并把话题转移到北宋明丞相寇准寇莱
公上面。
说实在话,宋朝的哪些事,记忆最深、印象最多的,却不是中学历史课老师课
本讲的,而是,在中学时期,每天中午放学坐在收音机旁,听评说留下的记忆。
80年代初期,文化娱乐生活并没有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那个时候,有电视看
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大人孩子都喜欢听收音机播放的评书:《杨家将》、《隋
唐演义》、《夜幕下的哈尔滨》。。。
我也是从听评书了解了那段历史,知道了忠诚保国的杨家将和寇准寇老心,并根
植于记忆里,自认为这些,就是我所知道的历史。
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每到中午放学,小伙伴们都赶着往家跑,因为家里有收音
机,在这个这时间段,正是播讲他们喜欢听的评书,那是他们的欢乐之源。
那时候收音机和现在的电视机一样普及,一到家里,收音机就被放在家中最显著
的位置。孩子们围着它,迫不及待的打开它。于是,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袁阔成、
刘兰芳等播讲评书的声音,就行云流水般跑了出来,那声音在当时听来是那么的悦耳
动听;于是,房间,院子的嘈杂声没有了,伙伴的心安静了,并伴随着故事的情节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