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8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3-2-16 15:25:41 |显示全部楼层
  理财回报率比存款利率高

  银行理财产品究竟是居民理财的好保障,还是巨额亏损的“夺命金”?“理财产品巨亏44%,银行理财实为"夺命金"。”近日,市场上对银行理财做出了如此形容。这句话遭到了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的驳斥,称报道失实。杨再平同时引用数据称,银行理财收益超过同期年存款利率。乱象:地下私募纠纷频现 “根据你的风险评估报告,本来你是不能买的,但是我可以帮你。”《夺命金》是一部以金融投资理财为背景的电影。在电影中,一位银行员工为完成销售任务,将一位毫无投资经验的客户风险承受等级从“谨慎型”直接提升到“进取型”,并帮她购买了基金。“您买这个理财产品尽管放心,肯定保本!收益还高!”对于常去银行办理业务的市民而言,这并不是陌生的说辞。一种情况,是在销售理财产品之前冠以诱人的宣传,却故意回避潜藏的风险,最终因运作不善导致亏损;而另一些所谓的“理财产品”并非银行发行,也不是银行代销,而是银行员工私下售卖的一款涉嫌违规的“有限合伙私募基金”,俗称“地下私募”。
  一位第三方理财机构经理透露,一些品质欠佳的产品为了能在银行销售,给出的回佣最高能达到3%至5%。在诱惑面前,一些基层银行和个人丧失底线,“忽悠”消费者购买不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反驳:收益超存款何谈夺命
  《夺命金》的故事,近日与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联系起来。事发于工商银行一款名为“2007年第1期基金股票双重精选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产品。这款产品为中资银行亏损幅度最大的产品。它的投资标的是中融信托的“超日太阳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而该信托计划投向的超日太阳,近期陷入资金链紧张的传闻中。
  杨再平称,经核查,工行该理财产品并未投于任何与超日太阳资金信托计划有关资产,市场传闻失实。
  而针对银行理财产品是“夺命金”的说法,杨再平表示,上年18家开展理财业务的主要银行为客户实现投资收益2464亿元,加权年化回报率为4.11%,高于同期3.25%的年存款利率计算器,“何来夺命金之说?”
  虽然“夺命金”的指责被反驳,但近期银行理财产品问题频发却是不争的事实。从某商业银行员工私卖理财产品致客户亏损,再到某大型国有银行代销信托产品造成浮亏,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监管:银行违规将被追责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种乱象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并叫停银行代销PE理财产品。
  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表示,当前中国银行理财业务尽管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银行与客户对理财业务风险收益特征认识不一致、银行内部管理消费贷款水平与业务发展步伐不一致,银行业务发展与监管要求不一致。他强调银行特别要注意规范销售行为,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
  此外,中国银行业协会也正式发布《关于加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自律工作的十条约定》,明确要求银行要在销售文件中明确提示产品适合销售的客户范围,做到发售的理财产品均注明风险等级。
  同时,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客户分类,客观真实地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贷款公司在理财产品风险评级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间建立对应关系,并持续做好风险评估和提示工作。而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一旦违反这些约定,将予以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748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3-2-16 15:51:26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理财要么是变相的保险,要么就是骗人,根本兑现不了当初的承诺,反正我是吃过这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2-16 20:22:28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不买这些东西,不相信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