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3-12-10 09:26:54
|显示全部楼层
为实现高效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很多学校实行了课改,其中不乏各种激励方式。
西安市阎良区武屯初级中学某班47名学生被分为8个组,每个同学每周交一元钱,设“班级基金”买奖品奖励表现好的小组。这样的方式是否会让正处在人格培养时期的学生急功近利?老师采取激励措施是好事,但是不是一定要用物质的方式?
专家认为,对学生来说,精神层面的激励大于物质,任何方式的创新和课改,都应考虑正负效果,并建立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之上。
学生
每人每周交一元钱后三名给前三名交“罚款”
12月8日,一名自称是阎良区武屯初级中学初二一班的王姓学生拨打本报热线029-88880000,称学校对学生搞量化管理,每周计算一次:让得分后三名的给前三名的交“罚款”,每周一人一元钱。
昨日,记者来到武屯初中,一名初二一班的学生告诉记者,不存在“罚款”一说,但是老师确实让他们交钱了,每人每周一元。老师将班里分成了8个小组,小组之间竞争,根据平时课堂表现和纪律表现等进行积分,表现好的积分高,每周奖励积分前三名的小组,用同学们交的钱进行物质奖励。
记者看到,初二一班的教室里,座位安排是6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个组还制定了“小组纪律”,包括不能迟到、上课不能接老师话茬等。“我获得过笔和胶带的奖励。”该小组组长说,他觉得这种方式可以激励大家好好表现。该班教室门外的墙上贴着“小组量化公示表”,按纪律、作业、课堂、值日等方面进行积分,从而得出综合评定。
班主任
“班级基金”买奖品 发给班级前三名小组
初二一班班主任杨振称,学校教改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了鼓励孩子们,他于10月份召集班会提议每人每周从自己的生活费中省出一元钱,设立“班级基金”,奖励表现好的小组。这个提议还经过班会和家长会讨论,学生和家长都表示支持。
他介绍,班里47名学生被分成了8个小组,成绩好的和一般的搭配,根据作业检查、纪律考勤、课堂表现和小组值日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积分,积分前三名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奖品就来源于班级“班级基金”,具体由班长执行,每周日班长收齐周二买奖品,买的都是些本子笔等学习用品,如果小组可以连续两周获得优秀,获得的奖品会更好,连续三周优秀,还可以获得有学校盖章的“喜报”。
“为了让每位同学都得到鼓励,期中考试后还重新分了组。”杨振说,他希望这种奖励是循环式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之所以用“每人一元钱”的方式,也是为了让孩子明白,每人贡献1元钱,每个小组贡献6元钱,但只要表现好,得到的可能是18元的奖励。
校长
教改提倡调动孩子积极性但不赞成物质奖励
“其实你应该说一声,学校拿出几个本子作为奖励还是可以的。”昨日,该校校长李继文也是刚刚得知此事,他对初二一班班主任杨振说,教改提倡调动孩子积极性,但是收学生钱是不允许的,也不赞成物质奖励。“这一代学生不缺乏物质,物质奖励远没有精神奖励效果好,孩子们更看重展示的舞台,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李继文说,学校从2010年开始搞“高效课堂”,将教室的格局改成小组制,每个班一般都是分成8个小组,学生相对而坐,不再是只听老师一人讲课式的“满堂灌”。分成小组后,学生间通过交流合作,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每个小组从各方面进行积分,对表现好的小组和班级,学校也有一定的奖励,他拿出发给学生家长的“喜报”、表彰优秀小组的通知和“高效学习小组”的奖分单。其中,11月8日的优秀表彰通知上,“only.1、飞鹰组、逆风飘扬”,学生们的小组名称都很特别。李继文说,这些名字都是孩子们自己取的,不少班级的积分形式也很特别,比如游戏升级、军衔制等。
通过这些方式,孩子们胆子大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成绩和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记者探访
“军衔制”“游戏升级”学生很在意精神荣誉
武屯初中初二一班的做法在该校只是个案。昨日,记者在该校参观了各班的“高效课堂”,各班虽然都采取分小组积分制,但奖励方式有所不同。
该校初二八班采取的是“军衔制”,将军队中的士兵、少尉、中校、上将等级别引入小组评比,学生表现好的可以晋级。班里将“军衔表”贴在墙上,每个人的照片贴在相应级别上,其中取得士兵和少尉学生占多数。
“我的目标不大,当个上将就行了。”该班学生吴旭辉说,他成绩各方面都一般,所以现在还是士兵,但是他在音乐方面比较突出,他相信只要好好表现,一定能实现当上将的目标,听到他的话,班里同学哈哈大笑。 而班里目前级别最高的有三名同学,都是“中尉”级别,其中一位女学生叫宋喜平,她在班级成绩排名第一,她说,每周老师和小组都会评比一次优秀,根据积分排名,连续两次当上优秀就可以升级,她上个月次次都是优秀,所以升级最快。
“我更喜欢精神层面的奖励,更能鼓舞人。”宋喜平说,比起物质奖励她更喜欢这种形式。
该校校长李继文介绍,这个班级的精神奖励机制很有成效,学生积极性高,班级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学习成绩也排在全年级第一。除此之外,学校有的班级引入“打游戏升级”的方式,以学生喜欢的奖励机制进行鼓励。
家长态度
采取激励措施值得肯定但不一定非得用物质
对于武屯初中初二一班设立“班级基金”一事,记者随机采访了学校附近的几位学生家长。
“一块钱不算多,我觉得可以接受。”一位姓张的学生家长表示,只要老师能够保证,从每个学生那收来的一元钱能分文不留地全部用于对学生的奖励,家长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老师也是为了激励学生。”
一位姓刘的学生家长表示,武屯初中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既然是改革就应该给老师一定的空间以及包容,“老师也是出于好心,应该给与老师探索教学改革一定的支持。”刘先生说。
也有学生家长对此事表示不理解,他们认为老师对学生采取激励措施值得肯定,“但激励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得用物质,这样的激励措施会不会误导学生,使学生变得过于功利。”一位姓张的学生家长说,虽然只是一元钱,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激励措施,使学生明白很多事情不是钱能解决或替代的。
专家说法
金钱激励或诱导学生急功近利学校应多用精神奖励
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多年的西安心理学会会长尚华认为,从该校初二一班设立“班级基金”的出发点和动机来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向学生收取一元钱,以此作为奖励的做法欠妥当。
“所有的创新和课改,都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注重学生身心的发展。”尚华说,教育学生,首先应该培养责任心,在学生建立了这种责任心后,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而不能单靠外在奖励来被动地刺激学生学习。
此外,作为老师,不管采用怎样的激励方式,都要考虑到有可能带来的正面及负面效果。单从该班级设立“班级基金”来看,负面效果要大于正面。金钱激励可能会诱导学生过于急功近利,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学校应该多采用精神层面的方式去激励学生。
本报记者赵瑞利张波
|
|
|
|
|
|
|
|
|
|
发表于 2013-12-10 09:49:16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发表于 2013-12-10 10:11:15
|显示全部楼层
|
奖励学生是好事,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方法呢,没有更好的奖励制度了嘛就 |
|
|
|
|
|
|
|
|
|
发表于 2013-12-10 12:02:20
|显示全部楼层
|
把学生分三六九等,本身就不合理不合法,还出来宣传~! |
|
|
|
|
|
|
|
|
|
发表于 2013-12-10 14:50:41
|显示全部楼层
|
这么搞是与义务教育阶段教书育人的基本宗旨背道相驰的,虽经过家长会同意也不行。 |
|
|
|
|
|
|
|
|
|
发表于 2013-12-10 21:21:58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发表于 2013-12-11 23:19:56
|显示全部楼层
|
现在想起我们当时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每年到过年的时候每人都要教100元,也不说什么钱 现在想想是不是老师没钱过年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