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效红烛熬热血 一寸丹心暖人间 ——记中航工业西飞公司全国五星志愿者段君成
提要:上班八年,他没有给父母买过一件衣服;结婚七年,他未给妻子送过一件礼物;孩子五岁,他不曾带他逛过一次公园、吃过一次肯德基。但父母理解,妻子支持,孩子自豪。16年来,他先后照顾7名孤寡老人、3名孤儿,资助失学儿童及留守儿童54人;向灾区捐款27次,义务献血4次;累计捐款捐物13多万元。他就是六度入选“中国好人榜”的段君成。 段君成现在是西飞公司飞机制造总厂17厂工具室主任,兼任17厂团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工会委员,工作之余他还担任阎良区航空城爱心公益队副队长、西飞公司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1979年,段君成出生在铜川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时候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他逐渐养成了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1997年,段君成还是武警汉中市支队的一名战士时,一天,他在《当代青年》上看到一则消息:丹凤县村民蔡平宽因事故双腿截肢,瘫痪在床。妻子无法忍受一贫如洗的生活,扔下瘫痪的丈夫和年纪尚小的女儿蔡艳红,不辞而别。小艳红和爸爸只能靠邻里乡亲周济度日。窘迫、凄凉的家庭环境,让早已过了适学年龄的小艳红难以实现上学的梦想。每天,她只能站在家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小伙伴背着书包快乐地跑向学校。为了尽力实现孩子的愿望,蔡平宽悄悄托人卖了家中唯一还算值点儿钱的收音机给女儿交上了一个学期学费,懂事的小艳红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第一学期就考了全年级第一,蔡平宽感到莫大地欣慰。可眼看第二学期就要开学了,新学期的学费却没有了着落。看完这则消息后,第二天段君成就给《当代青年》杂志社写了封信,希望得到小艳红的家庭地址和近况,并寄去了当时身上仅有的70元钱,帮助蔡艳红继续学业。 从此以后,段君成坚持每月都寄钱给艳红家,这一寄就是十二年!在部队期间,他每月只给自己留5元钱生活费,其他的津贴几乎全部用来资助小艳红。 1999年7月,段君成收到了小艳红的一封来信,小艳红在信中说:段叔叔,爸爸由于长年卧床不起,身上长满了褥疮,现在全身已经开始溃烂了,村里的医生说一定要送到医院才能保住命,可段叔叔您上次寄的钱早都花光了……捏着手里薄薄的一页信纸,段君成觉得心里一阵酸痛——这是从生字本上撕下的一页纸,铅笔字写得非常整齐,这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啊!纸上有一些被水洇过的痕迹,段君成知道,那一定是小艳红在写信的时候抑制不住的泪水。 段君成深知爸爸是小艳红现在唯一的精神支撑,爸爸没了,孩子会陷入绝望,以后的人生将不堪设想,救爸爸就是在救小艳红。可是,自己刚刚把积攒的二百多元钱给了新战士看病,此时自己也是身无分文啊,拿什么来救人?几天的冥思苦想,他终于想到了一个筹钱的办法:卖血!鲜红的血液从段君成的血管里流了出来,换成救命钱寄往了陕南小艳红的家里。蔡平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而段君成却因为失血过多后身体虚弱,在战友们惊慌诧异的目光中晕倒在了训练场上…… 不知不觉间,慈善已经成为段君成的一种习惯。2011年,段君成得知自己居住的阎良区胜利街社区一位名叫申爱梅的老人,由于早年离异,加之身患多种疾病,自己和15岁的孙女刘清秀相依为命,生活困难。当看到老人空空如也的家时,段君成眼含泪水,当即表示要照顾老人,并资助老人的孙女刘清秀完成学业。在段君成的大力帮助下,如今刘清秀每月都能从胜利街社区“爱心超市”领取到由“段君成爱心志愿者团队”提供的250元生活费。刘清秀也不负众望,在2013年全区中考中,以总分第九名的优秀成绩被西安交通大学附中录取。 2012年,段君成先后资助了吴堡县2名贫困留守儿童张佳瑶、尚珊珊。同年12月,段君成和他的团队再次为身患原发性免疫缺陷慢性肉芽肿病的小宸铭发起募捐活动。他四处奔走,向大家介绍小宸铭的病情,短短的3个小时,段君成为小宸铭筹得善款2万余元;同年12月24日,所在的陕慈航空城爱心公益队,在段君成等人的大力支持倡议下,为北屯农民白血病患者徐晓峰在中飞大酒店进行了募捐活动,此次募捐共筹得善款10000余元。 采访中,笔者深深地被段君成善良的心地、火热的慈善情怀所感染。他的房子不大,也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但他的家很整洁,让人觉得很温馨。段君成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妻子没有固定收入,孩子还小,全家仅靠他每月工资生活。即便这样,他还是省吃俭用,挤出一些钱来做慈善。用他的话说,他还有工作,比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好过一些。 2009年,段君成被评为阎良区首届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上,他将3000元奖金全部捐给了李凤云、陈红为、赵冬玲三位下岗职工。2010年,他又将单位奖励他的“社会主义新风奖”奖金800元原封不动地捐给了陕西省“希望工程”。2012年段君成再次将“社会主义新风奖”奖金1000元,连同自己积攒的1000元,寄给了河南籍身患尿毒症重症的战友李来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