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5020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6-29 22:27:24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论坛上有个求助帖,是关于老年人保健品的,但写的不甚详细。我父亲也在买这家保健品,我通过和父亲,还有父亲的朋友聊天知道一些情况。这家店名字叫益德堂,以前是泡脚的。他们一共有4家店,会员大概有近两千名老人。会员泡脚费是包月的,一人100元。光这项收入就不少了,但对于卖保健品来说只是毛毛雨。
     说实在话,只要老人身体健康,钱花多些也值得。但他们卖的保健品,很多没有听过的牌子。就怕吃多了出事。而且他们促销人员,绝对是以牟取暴利为目的。他们想方设法让老人一次买一年甚至几年的药。我父亲买了5万多的药,只算一般的,据父亲说,有些老人买10万20万的。并且有些老人知道子女反对,所以隐瞒着买保健品。很多人说是因为老人缺乏家庭温暖,可是我和父亲是住一起,平时挺好的,一谈起保健品就上火,所以只好顺其自然。

    以下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些资料,和父亲的交谈之后,我感觉他们手法基本一样。

    74岁老太买下3万多元保健品
  一瓶百元灵参胶囊
  一粒成本才7分
  因为涉及一起保健品商家的诈骗案,汤小姐陪着母亲罗阿姨去派出所反映情况时大吃一惊:母亲在这家保健品商家先后购买了3万多元保健品——50瓶灵参胶囊、5大盒虫草口服液、20瓶首脑银杏胶囊、喇嘛经丹8大盒,蜂胶24瓶……其中的2万元还是背着家里人借钱购买的。
  汤小姐从派出所了解到,这起案件共有100多位老人涉嫌受骗,受骗金额都在1万元以上。商家销售这些保健品没有开具销售凭证,比如收据、发票等,在证据收集上给公安部门带来一定的难度。从生产商家调查的信息显示,老太太购买的灵参胶囊一粒成本才7分钱,一瓶胶囊30粒,每瓶成本是2.1元,但商家的销售价格是上百元一瓶。这个结果让笃信这些保健品的罗阿姨有些接受不了。
  罗阿姨今年74岁,在深圳退休多年,退休工资不少,晚年生活原本富足安康。2010年开始,她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从社区免费诊疗到一场又一场保健讲座,罗阿姨开始参加保健品商家组织的各种活动,各式各样的保健品也陆续买回家。不仅自己服用这些保健品,罗阿姨还逼着老伴跟着吃。老伴见这些保健品看上去包装粗糙,甚至字迹都模糊,为避免和罗阿姨争吵,就先含到嘴里转身偷偷吐到垃圾桶。
  两年多来,罗阿姨对于保健品商家的活动是越来越热衷。最初只在社区内的保健品商家免费体验店去测测血压、体验保健仪器,近期则听说哪里有商家的保健讲座就一大早赶去,大包小包带回一堆保健品。
  老伴担心罗阿姨上当受骗,将两人的退休金管理起来,每月给罗阿姨足够的“零花钱”。罗阿姨为了省钱买保健品,省吃俭用,甚至早上出门就吃馒头和白开水。时间一长,老人自己都受不了啦,她常常自言自语:“我好想吃碗牛肉面啊!”老伴为此心疼又生气,老太太则认为对方是心疼钱,老两口经常为这事吵架怄气。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老人跟罗阿姨一样,他们花着退休金购买保健品,不愿表现出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弱势,他们希望在别人眼中,自己不老,可以做主,自己愿意接受新生事物。
  情感营销攻心术
  老年人难招架
  罗阿姨是如何一步步跌入保健品购买的无底洞呢?原来,保健品推销活动中,商家首先打亲情牌,服务特别热情。日子长了,让老人感觉就跟家人一样,通知参加保健品推销活动,老人也不会拒绝了。
  社区内销售保健品的小伙子跟罗阿姨已经很熟络了。在罗阿姨眼里小伙子比自家子女更体贴,上台阶扶着,渴了马上倒水,在体验店还主动一边按摩一边聊天。有几次,小伙子甚至登门到罗阿姨家来帮忙做家务活。自己家孩子都做不到这些,老太太感动得留人一起吃饭。服务做到了人心上,让人无法拒绝。面对老伴的反对,罗阿姨常说:“这些孩子压力大,就业机会少,太不容易,只要这些药不是假的,买点无所谓。”
  参加保健品商家组织的活动后,罗阿姨感觉退休后的生活充实了许多。只要听说哪里有保健讲座,她就和社区里的几个老人一大早挤着公交车前往。有时候,保健品商家会派车接送,服务到位。老人每次参加活动买保健品,商家还派一些小礼品,这些小礼品攒到一定数量后,可换其他价格更贵的东西。这也激励着老人们坚持不懈地参加活动。一次性购买相当数量的保健品,商家还赠送小家电。汤小姐家里的果蔬解毒清洗机就有两台,这都是罗阿姨购买大量保健品的获赠。
  免费旅游的推销陷阱
  除了购买各种保健品外,不少老人还被商家组织参加“免费旅游”。
  商家有一次组织老人免费泡温泉,罗阿姨硬拉着老伴一同前往。老头儿担心这“免费”背后有猫腻,留了一手,只带来300元出门。果然,老人们泡完温泉后被集中安排在一个房间,销售人员将老人们团团围住,推销多种保健品。看架势是不给钱不让走人,罗阿姨和老伴赶紧掏出仅有的300元作为定金才得以脱身。回深圳后,保健品销售人员送货到家,老头儿说定金不要了,药品也不要了。
  同去泡温泉的另一位老人回深圳后因病去世,家里人发现其床头还有不少保健品。赵本山说:“人这一生最痛苦的是什么?是人活着,钱却没了。”小沈阳说:“是人死了,钱却没有花掉。”两样的痛苦,在这个老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活着时钱买了保健品,去世后保健品却没吃完。
  瞧商家是怎么“亲情营销”的
  为什么老人们对这些保健品商家如此信服?6月下旬,记者跟随一名老人周阿姨一连4天现场体验,一探究竟。
  第一天心理防线即被攻破
  深圳金×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2年,自称是中国保健协会会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合作单位。目前,这家公司在深圳多个社区设置体验点向老人推销治疗仪和保健品。
  上午9点刚过,竹子林通家乐超市一角的金×堂体验点就聚集了五六位老人。几张塑料板凳、简易的茶几、几台小型保健仪器,以及墙上密布的各类保健品宣传画,就是一间体验点的标准设施。保健品和仪器的购买几乎都是从这样的“免费体验”开始。
  见老人周阿姨驻足,店员小李热情地迎上来,“阿姨,我们这里所有的仪器治疗保健都免费的,您可以试试。”在测量过血压后,周阿姨开始使用品牌为“好一生”的多功能治疗仪,据介绍这个仪器能修复细胞、治疗疼痛、缓解高血压、高血脂……小李听说周阿姨腰部存在劳损,热心为其按摩,学中医出身的他还给老人介绍经络保健的原理。
  “何叔,今天有没有感觉脚好一点?”另有几个老人正在体验高电位治疗仪等,小李也都一一照顾到,边嘘寒问暖为他们按摩。
  他说:“公司要求员工要把老人当成家里人去服务。”事实上,这正是亲情营销的关键,一次次体验中老人的心理防线被攻破。
  回家路上,周阿姨说儿女都不如小李体贴周到,“小伙子不容易,还是免费体验治疗,要不过两天买个最便宜的1000多的按摩仪吧。”
  小空间内心理相互暗示
  每次体验治疗大约一小时,老人之间也在互相交流着心得。
  他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身体不适的症状得到缓解。老人之间也在小李的引导下进行心理暗示,从心理上更加认可治疗仪器,可能导致最终的消费行动。
  不过,小李并未向老人推销任何仪器和保健品,只有当老人问起时他才告知价格。比如周阿姨体验的多功能治疗仪的售价是4200元/台,而旁边的高频位治疗仪售价超过10000元。
  次日,周阿姨又来到这家体验点。
  每天都来体验的张阿姨说,每次天气变化给她打电话询问身体状况、叮嘱增减衣服的都是小李,“每天帮我量血压,自家孩子都做不到这些。”
  当得知小李底薪很低,收入主要看销售业绩时,另一名老人说:“年轻人多不容易啊,物价高,压力大,只要这些药不是假的,不是特别贵,买点支持小李也行。”他的说法得到在场一些老人的附和,“身体好,自己少遭罪,儿女也少操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29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4-6-29 22:54:25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电视有姓杨的戴眼镜女的,天天在电视台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678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4-6-30 13:30:33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消息:益德堂被投诉的太多,现在已经改名字了,可地方还是那个地方,人还是那些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020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6-30 22:07:58 |显示全部楼层
益德堂现在叫美格森四基养生俱乐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6336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7-1 00:07:08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保健品”严管严查,已成为一大公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2615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4-7-1 09:58:09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怕死,老人怕寂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