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4|回复: 1

回乡偶书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1736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0-1-6 09:29:00 |显示全部楼层

 

        上大学后,就变得很少有机会再回家。后来全家搬到了县城,自己大学毕业后分到了西安上班,自然回老家的机会更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外面闯荡多年后,无论是成败喜泣时,对乡村的思念却日益加剧,毕竟在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上,依然有如父母一样曾经爱护过我们的乡亲,有曾经洒下我无限快乐和梦想的童年的回忆。

        记得上次回家祭祖,自己开车回了趟老家。回家的道路,依然是那么的艰难,我真不知道,国家三令五申,农村村村通公路的春风,为什么至今没有吹到我们村里。好在可以借用邻村的道路,如论如何,我还是将车停在了自己的家门口。

        那次大概是因为冬天的缘故,进村后,却没有印象里人来人往,尤其是农村人相互大声打招呼,此起彼伏的热闹景象。偶尔遇到一些老人,必须在母亲的介绍下,才能知道,对方竟然就是我以前曾经非常熟悉的面孔。只是岁月的蹉跎,已经让他们佝偻起曾经挺直的腰杆,让他们曾经年轻的颜容变得苍老。曾经的风趣,幽默此刻也变得不再风光。但久别后的热情,从相互认出对方后,却变得更加的亲热。依然是简单的问候,却让我由衷地感动,感动到不知如何应对。

       知道我们回家,村里很多亲邻闻讯赶了过来,依然是相互问寒问暖,然后一个劲说好,那份真诚,让我们倍感远亲不如近邻的深刻含义。

        全家人也忙碌的回复着,尤其是我们的父母。父母亲在农村时,为人厚道,所以一直人缘很好,村里同龄人都很愿意和父母交往。母亲也是对农村特别依恋,要不是老家交通不便,生活保障太差,怎么劝母亲,也是不愿意离开自己曾经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解家沟,更不愿意离开那些曾经在一起共同变老,可以开心交谈的同龄人。

        母亲经常谈起在农村的日子,那是父亲在外面上班,家境也不好,我和弟弟年龄太小,家里的很多农活,包括挑水,搭磨子等比较重的农活,有些乡亲看到体弱而好强的母亲在忙碌时,经常会主动帮助。就连我们兄弟们上学,一到交学费的时候,不算富足的乡亲们也总是慷慨解囊相助。说到这些,母亲似乎更加向往曾经的生活,而那旧时的磨难,此刻却变成仅有的一些美好回忆。

        其实,家乡的人都知道,我们村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一直也没有好的产业。印象里,村里到是出了几位干得不错的年轻人,又在外面干包工头的,也有几位就是在县城里吃公家饭。对此大家都是羡慕不已。可全村几百户,就那么几个走出去的人,即使对方有心,也帮不了大家很多。后来,不知道是谁想出来贩运刺绣品,好像一趟下来,也可以赚上不少。在后来,全村适龄劳力,甚至是很多妇女,乃至很多年老体迈的老人,也开始加入贩运行列,好为家里增加一份微薄的收入。有聪明者,直接用刺绣品换成外地家猫带回家乡,在附近的市场上卖掉,倒是可以两头赚些钱。

        父亲在外面上班,而我们很小,又在读书,所以不可能出去干活。但从村民们喜悦的收获里,却总能感觉到那份特有的辛酸。小时,为了多赚些,我经常看见有人出行时,准备七八个老大装满了刺绣品的行李带,准备些腌菜,干粮,几人相约,辛苦上路。可以想象,一个个很少出门而且缺少资本的的农村人,为了赚钱,在外面如何缩衣减食,省出那一分分的人民币,作为自己每次外出的盈利。年轻人出门后,剩下的,便是留守在家里老人们日复一日的期待,反算着日子,遥望着那子女出发时的方向,或到从村里一起出行者的家里相互打听,直到家人们平安归来。

       我们可以想象,每当外出贩运的乡亲回家后,捧出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奔波后换来的几百元收益,安全的和家人团聚,全家人是多么的开心。但看着自己的儿女每次回家后狼吞虎咽,肖廋变黑的脸,老人们又是如何的伤心。母亲看到村里人贩运回来,自打嫁给父亲后就一直艰辛度日却从不抱怨的她,也禁不住感叹时日的艰苦。印象里,母亲也经常用“逮猫换枕头”这样的话,来激励我和弟弟用心读书,不然,就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我们当时贪玩,但学习还算不错,总觉得那些和自己没关系,可高考落榜后,母亲坚持让我们补读直到拿到大学通知书,母亲终于松了口气,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们村实在是太穷了,我不能再让我的孩子走我的路,无论如何,也要让他们走出去。”而走出去唯一的路,对我们农村孩子来说,也只有好好读书,考大学,最终拿到农村人讲的铁饭碗。上班很多年以后,我才忽然意识到,当时的母亲对我们的期望和帮助有多大,因为当时母亲不坚持让我们补读,逮猫贩枕头就会在自己的身上得到体验。毕竟,农村人,考不上大学,尽早帮家里干农活,实在是天经地义不过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28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0-1-6 21:08:00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