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10月26日电 9月26日下午,30多名日本人手举着太阳旗聚集在东京池袋的“阳光城”门外,闹事长达四五个小时。日本《东方时报》记者近日几经探访分析,拨开迷雾,揭示了事件背后的复杂缘故。 9月26日,这个看似与平常丝毫无二的日子。东京池袋与往常一样的繁华,路上行人匆匆,店铺生意忙碌。没有人会想到一场骚乱即将发生。 午后1点左右,大概有30人左右自称前去为池袋做街道清扫,集结到池袋电车站北口附近的“阳光城”中国物产店门前。这群人手举着日本国旗,对“阳光城”进行游行抗议。 他们借口说“阳光城”店门前的物品摆放违反了日本道路法。为首的10多人一直大声叫嚣,他们的言语相非常粗鲁,喊道“中国人为什么能在日本的地盘上如此嚣张?”以及“将支那人赶出池袋”、“把华人赶出池袋!”、“支那人滚出去”、“阳光城是中国的间谍机构”等等污蔑华人和中国的口号。他们当中有的人用脚踢揣“阳光城”摆放的商品,有的要冲进店内。在推搡中,“阳光城”员工的工服被撕破。如没有警方及时有效劝阻,极有可能酿成流血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在辱骂滋事的过程中,他们还举着《朝日新闻》曾经报道过的优秀华人企业家的相关文章在“阳光城”门前向民众煽动挑唆。这群人还向周围的人群散发传单,传单的内容是在攻击刚刚上台的民主党政治主张。 游行招致了数名警察以及便衣前来保护现场,但警方宣称此次游行属于合法政治运动,警方不会予以制止,他们仅是站成一横排拦在“阳光城”门前以避免事态恶化。“阳光城”的员工不想将事情复杂化,按规矩将摆在门外的货架收了进来,这群日本人久久不散去,“阳光城”方面为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会引发无法预测的后果,一直采取低调退让的处理方式。 考虑到池袋北口属于交通要塞地段,不能聚集大量人群,“阳光城”也想尽早驱散人群。迫于无奈,“阳光城”将大铁门关闭了1个小时左右,这是24小时中国物产店“阳光城”成立以来第一次关闭店门。见到店门已关,这群日本人才纷纷退去。这时已近下午5点。 据在场的知情者透露,参与此次事件的日本右翼分子达100多人。他们将车停到池袋西口警察所门口,每次派出30多人轮流到阳光城门前滋事。 阳光城员工:亲历者的回忆 记者在池袋“阳光城”采访到一位亲历了9月26日下午那次排华事件的员工。他向记者介绍,那天下午1点左右突然发现门口聚集了30多名日本人。一开始他们以商品摆在店门外为借口闹事。事实上,不论是华人开的商店还是日本人开的商店,大家都会有这样约定俗成,这些来滋事的日本人其实是想借题发挥。 这位员工告诉记者,自己在日本学习、生活了很多年。日本人给人的印象几乎都是内敛和礼貌的,就算他们有不满也不会轻易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很有内涵。这回见到的滋事的日本人是我以前所没有见到过的。这位员工介绍,少数日本人在池袋示威并不是第一次,然而这次却是头一回有所指的在华人经营的店铺前示威。他们选择在“阳光城”前示威是有目的的,因为这里距离电车池袋站北出口只有数十步之遥,选择这里无非是要吸引路人的关注。 日本官方对此事件顾左右而言他 此类事件在日本是可以获取保险公司的赔偿。就在事发当天,“阳光城”的部长顾梓芹第一时间咨询了投保的保险公司。但是保险公司的回应却是需要警方提供相关证明。保险公司要根据警方的证明才能承保。 可是当顾部长从警方那里却得到了几乎令自己无法想象的答复。 警方认为,在整个事件中由于未有受伤人员的现象发生,以及此事件不属于刑事案件而作为政治运动事件做出处理。 但是“阳光城”咨询警方能否起诉恣意闹事者并且是否可以得到相关的保险赔偿?但是,时至今日,就此事件最终结果,警方也没有给出一个正面的肯定的解决方案。只是嘱咐“阳光城”以后按规矩把货架收进去,做到万无一失,让滋事者找不到把柄。 拨开迷雾,揭示事件背后复杂缘故 在东京乃至全日本,华人经营者有很多,但是滋事的日本人为什么偏偏将矛头指向了“阳光城”呢? 在东京池袋地区大约有2万名华人聚居。包括1万名常住人口和400家华人店铺。 据介绍,当地日本人曾经表达过对华人聚居的担忧。在池袋,华人企业的形态是各种各样的,有超过150家的中华料理店(包括日本人开的中华料理店),还有物产店、旅行社、美疗院、学校、托儿所、华人服务公司、不动产中介、媒体等。池袋地区首先是交通中心,其次有大量的华人商家店铺提供各式服务吸引客人,还有许多免费中文报刊提供社会信息和生活情报,因此,池袋成为不少华人聚会的重要场所,特别在周末成为消费热点。 记者采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