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3718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27 20:28:31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大局考虑方案一更好一些,但是方案二体现出了航空城的特点,但是方案二最大的缺点就是视线不好,如果能在方案一的红绿灯上面能体现出航空城的特点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81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3-3-27 21:02:08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再人民路上在翻修了。直接迁移阎良政治经济中心到开发区附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7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28 07:42:38 |显示全部楼层
小绵羊GG 发表于 2013-3-26 22:57
根本不用改!

转盘的通行能力优于十字路口!

支持你的建议,保留循环盘道(四区转盘是百姓俗称),扩大完善四个路口设施。

点评

支持保留转盘  发表于 2013-3-29 1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7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28 09:18:35 |显示全部楼层
老老头子 发表于 2013-3-26 22:57
四区转盘改造方案
"你好,我们新设计的方案是为了交通便利,缓解交通压力!"
我有点不明白:

一、理清循环盘道与十字路口的概念、功能:
    循环盘道:目前来看设计没有缺陷,转盘的大小是专业设计,依据通行车辆的车速、车长而测算的,设计成花坛目地就是要求强制通行机动车辆须减速循序通行,不用设置红绿灯,四方向循序右转依次通行,常态通行能力大、流畅

    选择循环盘道(转盘)还是较为科学的,现在世界上的大多城市包括中国,在建设新城区的时候无一例外首选转盘,转盘有许多优点,其中最主要是能克服交通堵塞,防止抢道,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了验证是转盘科学,还是红绿灯科学,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前几年曾做过实验:让废弃多年的红绿灯重新上岗,结果交通事故及堵塞的概率一路飙升,最后重新取消红绿灯,事实证明,还是转盘较为科学。

二、转盘的花坛阻碍视线和缩小的问题:
    设计成转盘的目的,就是机动车的驾驶员、特别是直行的,远处驶来时从视觉上驾驶员必须提前减速才能安全通过,也就是:强制通行机动车辆须减速循序通行。此路口情况特殊,是西飞上下班、学生上下学、延安路又是政府机关街,车流人流量大,如若视线开阔,多数机动车很难主动控制住车速,极易发生事故。
    缩小盘道是不科学的:一是如按循环盘道,目前已是最小半径,再小的话是不科学的(这要有专业资质部门设计、测算),只能造成一些驾驶员通过路口不减速,高速通过路口是造成交通恶性、重大事故的主因;二是改成十字路口,这个路口交通流量状况基本上与十五区十字相近近似,不但不能缓杜,很可能比十五区十字的车辆更加拥堵。
三、车祸多之说:
    四区转盘“车祸多”,多起事故主因与转盘的设计无关,目前那个路口没有事故。目前,阎良的恶习在这里主要是:机动车不减速;行人、自行车、电动车不按规则循右通行,直接左转逆行且不避让机动车,学生上学、放学时尤为突出。
四、循环盘道改为改为十字路口,我们无权选择,但是不能说四区转盘(循环盘道)的设计是有问题的,只是两种方式的功能各异而已。政府有关部门很有可能会根据城市的规划,比如政府机关外迁、学校外迁等因素统筹考虑,采用其一来解决缓杜、降低事故率。

以上只是我的拙见可与大家商榷、讨论,各抒己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77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28 15:47:36 |显示全部楼层
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老头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3-28 21:08:43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78

积分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3-3-29 11:27:17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有什么想法,意见,或者你有什么好的方案,请说出来,我们会尽可能的采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784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3-3-30 09:40:07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挺方案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腐败的爱国者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3-30 17:38:08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4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3-3-30 18:29:25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四区转盘改造方案的几点建议
四区转盘是阎良区交通流量较大的交叉路口,转盘的大松树则是飞机城的景观象征之一。城建局在此转盘改造中,广泛征求意见,十分值得赞赏。
1、        四区转盘的改造,实质上是城市景观、古树保护、交通组织三者如何协调统一的问题。随着机动车流量的增加,转盘——环形交叉口原有的在解决交通直角冲突中的优点变成了缺点,造成的频繁合流、分流,导致路口低速行车避让,通行效率低。
2、        四区转盘并非效果图上的正十字结构,而是一个不规则的斜十字,大松树并不在南侧西飞大道的中线上。实际上驾车从西飞大道向北开始是看不到松树树干的,只有接近路口100米左右时才能看到。
根据本人多年来对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了解,对于四区转盘的改造有以下几点肤浅的认识,谨供城建局同仁参考:
1、        将大松树的生长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根据这一原则,确定转盘的直径最小不能低于多少米,3米是否可行?4米如何?
2、        直径确定后,再确定松树保护措施和城市景观协调的方案。缩小后的花坛下部是用石材围砌,还是钢制仿实木围栏?夜晚间提示驾驶员,是使用景观灯,还是反光材料?
相信城建局的同仁一定能给出一个好方案。
3、
        交通组织,当转盘半径确定之后,该路口的交通流组织方案就简单了。(1)原则上,该路口花坛缩小后,松树所在位置可以视为中心圈看待,左转车辆在路口直接转小弯。除非保留的花坛直径需要足够大,大到满足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小型车6米、轻型车8米),而采用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
(中心圈,设置在交叉路口中心的白色圆形或菱形区域,用以区分车辆大、小转弯,及交叉路口车辆左右转弯的指示,车辆不得压线行驶。机动车向左转弯时,必须紧靠中心圈小转弯。)
(2)花坛缩小后,东西、南北向交通变为直角冲突,基于安全,必须设立交通信号灯控制路口资源的分配。
需要说明的,路口采用交通信号灯控制后,本身并没有增加资源供给,相反路口通行权的转换之间,绿灯间隔时间(黄灯、全红时间段)要占去一部分时间资源,约为10-15%(视交通灯控制参数设置而定)。
(3)人民路双向4车道,南北方向也是双向4车道。但每个进口只有2车道。随着机动车仍在快速的增加,仅是靠缩小花坛的措施是不够的。可以预见到2、3年之后该路口仍会存在交通拥挤问题。
解决之道就是增加路口资源的供给,展宽进口+交通标线渠化措施,增加进口车道数量。以目前代价最小而又实际可行的方式,就是将该路口人民路方向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各向后移30米左右,同时将接近路口的人民路方向道路中心双黄线向对向车道偏移1-1.5米。
如此以来,在人民路方向,可以渠化出3条进口车道:左转、直行、右转。
若是5年之后,车流量的继续增加,该路口再次出现交通拥挤,那就超出了该路口本身解决的范围,需要结合人民路、延安路整体的拓宽改造来解决。涉及的面比较广。
4、        交通信号灯的安装位置
原则上,车行道交通信号灯不在路口中心安装。从交通流理论上讲,路口中心,无论是树、高杆照明灯,还是岗台、伞,都是不利于路口交通通行的。国内路口之所以需要岗台、伞和交警在路口执勤,是因为国人最守交规的的自觉性有待于提高。
从美观方面看,4组车行道灯站立在半径仅有3、4米的中心花坛上,与苍松古树并不协调。如果安装交通信号灯,是为了保护苍松古树,那另当别论。
建议按照《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设置交通信号灯。该路口设置在对向进口道停止线的延长线位置附近,同时建议每个方向设置2组交通信号灯。一方面,可以解决南面西飞大道进入路口100米之前看不到交通信号灯的问题(国标规定:交通信号灯可视距离不低于300到400米),便于驾驶员及时作出减速还是继续匀速前行的决定,利于路口安全和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每个进口车道,处于内车道的左转弯车辆驾驶员视线易于被在他之前的直行大巴车挡住,导致不能判别此时交通信号灯的灯色。每进口道安装了2组信号灯后,一左一右,内侧道驾驶员可以观察左侧的交通灯,利于安全与效率提高。
人行横道灯按技术规范在人行横道两侧安装。
5、        交通信号灯控制相位与灯具的选择
路口南面的西飞公司和北面的政府单位、学校是交通流的主要生成源、吸收源,形成人民路自东向南、自西向北的车流量比例比较大。因此车道交通流渠化时,在人民路进口设置左转弯独立车道。
交通信号灯设置之初,宜采用两相位控制,如果今后运行过程中发现左转弯车辆比例超出30%,建议增设左转相位,路口控制改为3相位控制。相信今后随着车流量增加,该路口需要实行三相位控制。
基于景观协调,该路口适宜安装一体化交通信号灯,车行道信号灯灯具并且应该选用带有左转、直行、右转的方向箭头灯,为今后3相位控制从灯具配置上做好准备。不采用现在人民路其它路口使用的满月形信号灯。

以上几点粗浅认识,谨供为了更好建设阎良飞机城、辛苦征求意见的城建局的同仁参考。如果贵单位感到我的建议还有一点参考价值,将是本人的荣幸。我乐意为同仁提供进一步的服务与技术支持。长安大学 姜新生 13909296318。

点评

你的建议是闭门造车,既无资质也不科学;循环盘道和十字路口各有利弊,根据交通情况和地理位置选用其一即可。各自的设计标准都有,更改变更设计标准只有有资质的设计机构才有权利。  发表于 2013-4-15 00: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