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2944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1-7-3 20:49:00 |显示全部楼层

                                        康不德:芮成钢们是中国崛起的巨大障碍

 

芮成钢“代表门”事件继续发酵。这是一起用国内意识形态话语应对国际公共场合的典型案例。11月12日,20国集团峰会在韩国首尔落幕,在奥巴马记者会上,央视经济频道主播芮成钢争抢韩国媒体的提问机会,并自称“代表亚洲”,由此引来争议。这其实不是芮成钢第一次主动代表别人乃至别国了。在去年的伦敦G20峰会上,还是面对奥巴马,芮成钢连续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声称“代表中国”,一个是声称“代表全世界”,面对第一个问题,奥巴马巧妙地避过,但对第二个“代表全世界”的问题,奥巴马则强调“我只是美国的总统,不是中国的主席,也不是日本首相,我不是参加峰会各位的首脑。我最直接的责任是让我们美国的人民生活得更好,这才是他们选举我到这个职位的目的。”两相对比,高低自现。
  
  水平高低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在这样重大的国际场合,我们的记者如何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中国的风采,增加中国的美誉度而不是恶评?对于不少记者尤其是经常有外事采访活动的记者来说,他们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也在传播着中国国家形象。但是,一些中国记者不去钻研国际公共话语体系,动辄拿出带有鲜明国内特色的语言在国际场合大发挥,看起来牛皮哄哄,大涨民族脸面,但其实这种“中国可以说不”的传播方式让世界其他国家媒体对此反感,使中国国家形象受损。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每一个发生对外交往关系的普通国民的事情,对于出现在对外交流场合的外事记者来说,尤其如此。
  
  因此,要想不再发生芮成钢这样的“代表门”事件,就必须对记者阶层进行一些基本公共外交理念的培训。比如未经选举或授权而擅自代表别人就是不少人的通病,也早已形成一类话语风格。芮成钢接连在重要国际场合运用这样的话语风格,说明此类话语风格已经深入其思维模式之中,认为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自己的想法就能“代表”其他任何人的想法,这种“代表控”不是偶然的,是潜移默化造成的。在国内做报道时,一般还能控制影响,但如果在国际场合总是如此表现,则会使国际社会对中国记者的素质生疑。芮成钢本人曾经表示希望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为中西交流架桥,并帮助转变世界看中国的态度,他认为,由于外国媒体有偏见的报道和中国自己缺乏对外交流培训,这让中国吃亏不少。可见,芮成钢是懂得对外传播重要性的,作为中国“金话筒奖”得主,芮成钢早就被视为中国最优秀的记者之一,可是,如此优秀又号称懂对外传播的记者为什么一方面认为要帮助转变世界看中国的态度,一方面又一会儿要代表这个一会儿要代表那个,还动不动发动民粹主义情绪破坏中西交流呢?譬如那个著名的故宫外星巴克就是被芮成钢发起运动关闭的。
  
  官方认定的“中国最优秀的记者”尚且在国际交往中常犯常识性错误,可见我们的对外传播水平还存在巨大的提高空间。要想真正避免国际话语权被西方媒体掌控,就必须学会有机利用国内话语和国际话语两个体系,利用国际话语体系和西方主流媒体竞争,争取西方国家人民的理解与支持,使我国的公共外交事半功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3 21:24: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967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7-3 22:06:00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415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1-7-9 01:55:0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自由存在在2011-7-3 22:06:00的发言:

不太懂。

        懂不懂关系都不大,只要知道“狗尾巴草”已经行成品牌冲向世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