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3-6 17:0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7:40:1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2773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2-3-6 17:36:00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2773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2-3-6 17:37:00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写书法,但是有时间也想学一学,到时候拜老师傅为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3-6 23:55:00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3-6 23:56:00 |显示全部楼层
阎良区的书法家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3-6 23:57:00 |显示全部楼层
属于书法的哪个流派啊?[em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3-7 09:55:0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骑猪进城在2012-3-6 17:37:00的发言:
我不会写书法,但是有时间也想学一学,到时候拜老师傅为师

您如果真的喜爱书法,又有时间的话,可以到试飞院老年大学(试飞院体训中心)报名,参加佳想安善老师的书法课。每周一次。两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6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3-7 17:42:00 |显示全部楼层
    属《汉简书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883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3-8 09:33:0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19370811在2012-3-7 17:42:00的发言:
    属《汉简书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6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3-8 11:22:00 |显示全部楼层
 

河西简牍遗墨
(选自《书法》2005年第10期)

                               马建华



                              


 

河西简牍遗墨

    
  河西地区的主体地貌是荒漠戈壁,南面是东西走向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脉,北侧是腾格里大沙漠。祁连山冰川在春、夏、秋季有季节性径流滋润着走廊地区的低地,形成了富饶美丽的绿洲。戈壁绿洲干燥少雨多风沙,相对严酷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保护古代遗物的良好环境。

  西汉武帝时期为解除匈奴在西北的长期威胁,出兵河西屯边、屯田,随着汉代对这一地区的经营,出现了大量的简牍文书,这些文书在河西这种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得到良好的保护。今天,河西地区成为了中国古代简牍最丰富的蕴藏地之一。

  河西汉代简牍的最早发现者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他第二次中亚之行时(一九○六—一九○八),在敦煌西北疏勒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发现了汉代烽燧、城障遗址。后随汉代烽燧沿着疏勒河岸溯流而上,追寻至敦煌东北处,找到了由塞墙、烽燧、城障组成的汉代长城,并在汉代烽燧遗址中发掘得汉简七○五枚,其中有纪年简一六六枚,最早的是西汉武帝天汉三年(前九八),最晚的是东汉顺帝永和二年(一三七)。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五年,斯坦因进行第三次中亚探险考察,他沿着敦煌汉代边塞烽燧遗址向东,穿过安西、酒泉至金塔,并在这一段汉代烽燧线的遗址中获得汉简一○五枚。

  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一年间,西北科考团在额济纳河流域居延地区发掘出土简牍一万一千余枚。

  一九四四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沿着斯坦因的考察路线对玉门关、阳关以及汉代边塞的沿线烽燧进行再调查。夏鼐、阎文儒二先生对敦煌西北的小方盘遗址发掘得到汉代简牍四十九枚,并考证出位于敦煌西北的小方盘便是汉代的玉门关。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六年,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地区和当地驻军联合组成居延考古队对额济纳旗内汉代时期的甲渠候官、第四燧、肩水金关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获得汉简二万余枚。这批简中纪年最早的是西汉武帝天汉二年(前九九),最晚的为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三二)。

  一九七七年,嘉峪关市文管所对位于玉门花海农场附近的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调查清理,获得汉简九十一枚。

  一九七九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察敦煌附近的汉代烽燧时,在小方盘西十一公里处的马圈湾发现了一座当年斯坦因考察时未登录的烽燧。经发掘获得千余枚汉代简牍。

  一九八七年敦煌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汉代效谷县境内的悬泉置遗址。自一九九○年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三年的考古发掘,完整地提示了由坞、舍、厩、仓等组成的悬泉驿置建筑遗址,获得了数万枚汉代简牍。

  以上汉代边塞遗址出土的简牍,虽然宽窄不同,书写时有单双行之别,但长度都按照汉代一尺制作,长二十三厘米左右。

  河西地区汉代的墓葬与中原地区丧葬观念及制度相同,但气候干燥,土质透气性好,更利于简牍、丝绸等各种随葬品的保存。因此,河西的汉代墓葬中也有简牍出土。

  一九五七年甘肃武威磨嘴子八号墓出土了木简十枚,内容为汉帝抚恤老人,赐予年高者鸠杖的诏书。

  一九五九年磨嘴子六号墓发现了汉代“仪礼”简四六九枚,共有九篇。墓中“仪礼”有三种本子,其中,甲种七篇三九八枚,长五十六厘米、宽○点七五厘米,相当汉尺的二尺四寸,是汉代抄写六经时规定的简牍长度。

  一九七二年,甘肃省博物馆与武威县文化部门合作,在武威城郊西南十公里旱滩坡的汉墓中清理出了一批医药简牍,有简七十八枚,牍一十四枚,共计九十二枚。简长二十三点二厘米,折汉一尺,属尺书。医药简有二种形制,一种宽度为一厘米,简的边侧有锲口,简文内容是医治内科、外科、妇科及五官科的医方,还有针灸方面的刺疗医术及禁忌。另一种宽度为○点五厘米,简的边侧无锲口,内容是医治各科疾病和疑难症的医方。牍宽度在一厘米到四厘米不等。正反两面墨书,个别有残损。每面一般书写两行或多至六行的。这些医药简牍是用隶书或章草书写的,书体极富特色。因此它不仅是珍贵的古代医方资料,也是古代书法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陕ICP备19017048号| 手机版| Yanliang.com Inc.  

Copyright © 2001-2012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陕ICP备19017048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