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63年3月5日,五十年前历史上的的今天,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确定每年三月五日为雷锋纪念日。从此,雷锋精神跨越时空激励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时过境迁,在改革大潮浩浩荡荡,忙忙碌碌皆为利往的新时期,许多人不禁感叹,雷锋走了,雷锋出国了,雷锋精神消逝了。。。然而,近到小城扶老人过马路的交警,远到外省捡破烂攒钱捐助失学儿童的老人,甚至是大洋彼岸的西点军校,雷锋的形象,雷锋的精神都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和生活中。所以,我想说,雷锋的精神其实没有走,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雷锋“变了”。
学雷锋,最字面最简单的概念无非就是做好事。这样的行为和好事,在雷锋自己的年代,被冠以了太多时代烙印:“革命的奉献精神,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残酷。。。“等等。时过境迁,革命作为一种形式和运动,早已无存。奉献精神之于今日,更像是抱团取暖,各取所需。多了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而对待同志和敌人的阶级情怀,早已被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所取代。只是经历了一味的不设条件,不分敌友的门户洞开般的招商引资后才发现,如果分不清敌友,利益也无法永恒。甚至会不慎丢掉自己所有的朋友。
从奉献精神到爱心互助,从钉子精神到爱岗敬业,从螺丝钉精神到致加西亚的信,从艰苦奋斗到居安思危。没有逝去的是雷锋精神的内涵。彻底颠覆的不过是加在雷锋身上的时代光环。这有什么问题么?没有,我觉着挺好。这就是我的看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演化,我们若要继承一种精神或者说文化的沉淀,不去发展变化的看待和继承,就和丢弃无异。卸下那些时代特有的东西,留下作为一个平凡的人的雷锋身上那些质朴,雷锋精神或许更能不朽。而不论是我们,还是雷锋自己,都变得更加轻松。
因此,如果说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如果我们还要继续向雷锋同志学习,那么,我们不妨就从自己内心去寻找和发掘那份雷锋和我们自己内心都有的,有时又会被淹没和掩盖了的良知与友善。雷锋不是别人,我们,就是雷锋。 |
|
|
|
|
|
|
|
|
|
本帖最后由 贺满常 于 2013-3-6 17:58 编辑
学雷锋,学的是精神,见的是行动,而且是长期坚持、不懈追求。只有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见于行,雷锋精神才能发扬光大,才能深入持久,真正扎根这片沃土,始终焕发时代夺目光辉。所以,我们要以传承者的定位、实践者的理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形成思想上的认同、心灵上的契合、感情上的交融,从而转化为实践中的行动。 |
|
|
|
|
|
|
|
|
|
|
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做好人好事”已经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
|
|
|
|
|
|
|
|
|
剖析的比较深刻和有见地,有时代内涵。的确,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处境,雷锋精神的意义是不同的。
现在,能够珍爱自己、关爱家人、尊重他人,爱惜自己的岗位、不做违背良心和法律的事情就是真正的活雷锋。 |
|
|
|
|
|
|
|
|
|
发表于 2013-3-10 07:56:03
|显示全部楼层
|
其实学雷锋没有必要轰轰烈烈,只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多一些爱心,多一些服务意识就是天天在学雷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