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良铁路社区募捐活动中令人感动的几组镜头 ——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群众献爱心 口 郝晓艳 继四月二十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后,灾区的救援进展和受灾群众的安置牵动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心。所幸人员伤亡不是很大,人们在为这次灾难中逝去的生命默哀的同时,也为生者灾后重建家园的问题担忧。在积少成多这个理念支配下,铁路社区发起了为灾区群众重建家园奉献一份爱心的倡议活动。 活动通知虽然贴了出去,但大家心里难免忐忑,因为人人心里清楚,铁路社区目前是整个阎良区最穷、环境设施最差的社区,居住在这里的群众,大多数还住在单位的公租房里,以老年人居多。他们的收入基本刚够维持生活,要让这些人捐款给别人,估计可能性不大。 4月25日早,我们在社区门前放置了募捐箱,当大家把希望的目光投向穿着时尚路过的年轻人时,发现人家多半看都不看一眼,反而是那些准备上菜场的大爷大妈前来询问要捐多少时,我们告诉大家,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没有数目限制。 他们无一例外的边往募捐箱放钱却又不好意思的说:一点心意,不要嫌少......不少,我们代表灾区群众谢谢你们!握着他们的手,我们如是说。钱是不多,有十块二十的,也有两块五块的,甚至还有五十六十的,居民们有这样的言行很令大家感动、受鼓舞。 刚送走几位捐款人,有位大妈推着自行车走来,边掏边说:没准备,只有这些。问她姓名,她不告诉我们,只说自己不图名气,只是一份心意。正在登记的我看清投进去的是100元,很是意外和感动,还是路过的居民告诉我们,老人叫杨秀英。后来,她又专程前来再次追捐了200元。还有郑学蓉,也捐了300元,她也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不是党员。 她们没有冠冕堂皇的语言,只是说:没有党,就没有我们,我们是一家人,这家有难了,大家帮帮他就度过去了。 无独有偶,一位叫张宏发的退休老人,在捐了200元后,也是这个话,而他也不是党员。当我们发出感慨时,老人却说,我不是党员,但拥护党,支持党!朴实的语言,朴素的情怀,却拥有一颗火热的、感恩的心。 低保家庭里面,张友来,身患重症,家里不敢离氧气瓶,长子股骨头坏死,大二时又精神分裂,最愁的是钱不够用,因为每一次的抢救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却在得知募捐后,毫不犹豫的放进100元;柯芬,丧偶后独自抚养孩子,很早就来捐了100元;石云峰,下岗工人,妻子农村人,孩子患恶性脑肿瘤,手术曾使他们倾家荡产,就是现在,每年还需定期理疗,捐款60元;罗转英,曾夫妻双双患癌症,大病拖贫家庭也未能留住丈夫,她如今还在术后恢复期,也捐款50元......他们的语言更切实际:我们遇到困难时,是党给了我们继续生活的勇气,虽缺钱,少吃一口就有了。 赵桂英,一位平时节俭到被人误以为拾荒的老人,在捐了身上仅有的10元钱不久,又一次蹬着三轮车载着一位耳聋的大妈——张美兰来到捐款箱前,当两位老人各把200元钱投进捐款箱时,我们又一次被感动了! 如果说张美兰大妈家的情况我们不是太清楚,那么赵桂英大妈家的状况却是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居住在老伴单位的公租房里几十年,家里所有的奢侈品就只是那台大屁股电视机,长子智力残疾,体质也差,无劳动能力,只知道吃饭睡觉;二子夫妻双双无职业,靠打零工维持生活;老伴常年离不开药瓶,除了那点退休费,就只有桂英大妈卖废品的收入帮衬......这样的一个家庭,这样的一位母亲,试问那些视若无睹的党员朋友,你们作何感想? 小朋友杨子萱,把自己的5元零花钱捐了,还有杨帆,也捐了10元,附近职校学生芦磊路过,也捐了10元。钱不多,他们如今还靠父母抚养,但这份爱心却已经在心里滋生了。比那些冷情冷性的、只会大话一套套、人们寄予无限厚望的一部分年轻人,他们无疑是最可爱的! 张建勇,远在咸阳的一位年轻党员,在看到社区微博里的信息后,竟然联系到社区工作人员要到卡号捐了一百...... 小小的募捐箱,薄薄的几页捐款人名册,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人心的良善,人性的优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凝聚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灾难面前,众生心安,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013—4—25
路过的邮递员
自发捐款的社区老人
孩子患脑肿瘤的薛永娥捐款
抱着孩子捐款的外来人口
赵桂英和张美兰大妈捐款瞬间
快80岁的退休老职工朱文争捐款
扬子萱小朋友捐款
路过的职校生芦磊
摘除脑肿瘤的陈翔银和患老年痴呆的母亲陈月华在捐款
患病住院的侯艳青委托亲友代捐
罗转英捐款50元
推着行动不便的母亲捐款的居民
再次专程又捐200元的杨秀英老人。
|